3月12日深夜两点,春雨绵绵、春寒料峭。安庆石化炼油一部裂解装置精制岗位主操程文杰接到生产调度指令,要给汽油系统添加30公斤防腐剂、60公斤抗氧化剂。他二话不说,冒着雨奔到现场改流程,和同事们连夜忙了近一个小时,及时让汽油吃上“补品”,保证汽油诱导期、腐蚀质量指标合格。
安庆石化上下树立“质量领先一步”、“每滴油都是承诺”理念,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己任,建立全员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跟踪优化提高脱硫率、过程控制盯紧关键参数、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质量全程把关,确保汽油、柴油、液化气等产品各馏出口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向消费者保供优质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跟踪优化,源头提高脱硫率
“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蜡油硫含量质量指标,按公司、作业部要求控制在800 ppm。”炼油一部工艺组负责人程周全布置着生产任务。每个工作日,他们召开的生产协调会上,精制蜡油硫含量控制指标都会拎出来重点强调。
该部加工的原油有国内胜利管输油、国外进口原油,有时高达近十几种,原油性质、含硫量有波动不稳定,源头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脱硫操作难度大。他们质量控制把好源头关,公司、作业部、装置质量管理三位一体,跟踪原油性质,制定调整方案、落实优化措施,跟踪优化提高脱硫率,减轻后序装置脱硫负担,为汽油等终端产品合格出装置把好第一关。
原油在蜡油加氢装置脱硫后,原油中的硫含量从近6500ppm降到近800ppm,精制蜡油送到后序两套催化装置再次深度脱硫精制处理,生成含硫量符合国标的汽油、柴油、液化气等产品。所以,蜡油加氢装置脱硫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后序装置产品质量的优劣。
“通过跟踪优化,加氢装置原油脱硫率达到近87%以上,最高时可达到近90%。”炼油一部工艺组负责人程周全高兴地介绍。
前期,蜡油加氢装置按照公司增汽减柴计划,每小时掺炼罐区柴油近22吨,原料性质发生变化,原油精制脱硫反应难上加难。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催化剂活性略有降低的情况下,利用好催化剂的剩余活性,及时优化反应温度、压力及氢循环量等工艺参数,维持原油脱硫反应深度,成功控制精制蜡油总硫合格。
过程控制,盯紧关键操作参数
“分馏塔顶温度控制指标100—到130摄氏度。”“稳定塔底温度控制指标160—200摄氏度。”叶德文是炼油一部裂解装置班长,他对这些工艺关键操作参数控制指标了如指掌,组织岗位人员紧扣这些指标控制汽油质量。
分馏塔顶温度控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油干点质量指标、稳定塔底温度控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油蒸汽压指标,这些质量指标都关系到用户汽车发动机的使用。
装置各系统温度、流量等工艺操作参数不计其数。他们产品质量加强过程控制,总结各产品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将产品质量分解到关键操作参数中,并在工艺操作卡片中规定这些关键操作参数控制范围。裂解装置分稳岗位的20多个关键操作参数,成了职工们的操作指南。
“关键操作参数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系统平稳率。”大家都盯紧关键参数,操作时小心谨慎,连平时性格大咧咧的职工,也会耐下心精雕细琢,保证关键操作参数不出界。
各装置、班组跟踪产品质量化验数据,加强分析、总结,根据影响因素,提前调节关键操作参数,及时消除潜在质量隐患。作业部每月还对关键参数执行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列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超标值、平稳率,查找质量波动原因,制定对应措施,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出装置。
在班组小指标劳动竞赛中,不仅是产品质量合格率,每班的关键参数控制情况也严格考核,得分上墙公布,班组之间、岗位之间横向对比,操作水平谁高谁低立见分晓。得分多月奖多,得分少或被扣分月奖会受到影响操作,谁也不想当落后分子。现在,职工们一有空就互相切磋、交流经验,岗位学习不松劲,不断提升操作技能水平。
QC攻关解难题,提高产品质量
朱虹是炼油一部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技术人员,也是装置质量管理QC小组组长。她在日常工艺管理中,注重精细操作法,为了降低干气中碳三以上组份含量,每一条干气质量影响因素都成了她的调节手段,连气温、季节都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及时出手调整。
经过技术攻关,装置干气中碳三以上含量降了下来,每月均能完成分公司奋斗目标,不仅干气质量提高了,还为装置创造了近450万元经济效益。她主笔完成的《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干气中碳三以上组份含量》论文荣获石化质量协会优秀QC成果。
安庆石化建立全员质量管理体系,各单位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实际问题,对如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改善管理、用户服务等课题展开QC攻关,集思广益提高装置产品质量。
QC攻关门槛低,实际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分大小,都可以成为课题研究;QC攻关成员不限制,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线职工,大家都可以为提高产品质量献计献策。在QC小组的带动下,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质量管理、技术攻关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了一批QC质量攻关草根“明星”。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