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减产再度陷入两难困境 原油价格或持续回调

   2018-11-02 期货日报

391

核心提示:A、困境之一:外部如何应对需求转弱首先看OPEC的外部矛盾。从Call on OPEC(OPEC需求量)这一变量考虑,三大
    A、困境之一:外部如何应对需求转弱

    首先看OPEC的外部矛盾。从Call on OPEC(OPEC需求量)这一变量考虑,三大机构对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四季度之间的预测差异平均在100万—150万桶/日,按照三大机构10月月报的平衡表去估算,明年的OPEC需求量会在3200万桶/日以下,是明显低于今年的,且今年四季度OPEC的需求量平均为3270万桶/日。但到了明年一季度,由于需求的季节性回落将导致OPEC需求量降到3150万桶/日,这对OPEC的生产节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意味着届时OPEC的确要考虑减产问题了,否则库存累计情况可能会再度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原油市场普遍开始担心需求问题,除了美股回调引发的担忧情绪之外,最近三大机构也在月报中持续下调今年原油需求增速幅度(尤其是二季度需求),其中IEA将二季度的需求增幅数据从100万桶/日下调至50万桶/日,EIA将这一数据从150万桶/日下调至80万桶/日,OPEC调整幅度不大。三大机构的需求预测大都是模型预测(根据经济增速、汽车保有量、天气、季节性等因素分析)加不断修正的机制,从而使得最终预测与实际数据(JODI以及各国官方数据,一般之后一到两个月公布)靠拢,由此可见,OPEC需求预测模型的修正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全球原油需求数据未来存在大幅向下修正的可能性。       此外,从近期公布的几个国家三季度原油实际消费数据来看,总体令人失望。从发达地区来看,除了美国消费尚可之外,欧洲、日本消费延续二季度负增长,韩国消费由正转负;从发展中地区来看,中国、印度消费增速回落(部分由于天气以及季节性原因),巴西消费摆脱二季度低迷重回正值,但增速依然缓慢,中东地区消费负增长。       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动荡叠加高油价、本币贬值等因素开始逐步抑制终端消费,美国市场虽向好但独木难支,预计未来全球消费增速进一步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对OPEC来说,今年四季度有必要将产量维持在高位,但到了明年一季度,需求也将回落,这意味着需求的回落与伊朗产量出口的下滑存在对冲的可能,沙特需要在增产策略上慎之又慎,甚至不排除要进一步减产。       B、困境之二:内部如何平衡伊朗供应下降       对于伊朗供应下降的幅度,目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11月4日是美国对伊朗实施第二轮制裁的关键时点,但仍存诸多变数:其一是美国是否会在最后关头发放豁免,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发放豁免概率不大。其二是中国与印度的态度,印度近两个月已经明显削减原油进口,但11月仍有1100万桶的进口计划;中国方面,昆仑银行已经关闭了国内与伊朗之间贸易的资金划转通道,未来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难度大大增加,预计中国的进口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不会如美国所愿削减至零。       目前,根据Clipperdata和Kpler两家的船期数据来看,9月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致在180万桶/日左右,10月数据尚未出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出口量数据是根据装船量以及浮仓数量估计的,其中也包含了去大连的保税仓储的油轮,这也就意味着伊朗买家的实际采购量要低于出口量,真实的进口量不得而知,保守估计年底前伊朗原油出口量仍有至少50万—80万桶/日的下降空间。 图为沙特产量预估(单位:千桶/日)       对于沙特的增产预期,要从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评估。从沙特的表态来看,其在增产问题上的态度更加鹰派,较此前保守增产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向,但沙特年底前增产到1100万桶/日以上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沙特与科威特共同管理的中立区油田产能只有50万桶/日,沙特国内仍有2亿桶的原油库存,这也就意味着,沙特可以通过去库存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加出口。数据显示,沙特7月的出口量在720万桶/日附近,如果伊朗原油出口量下降80万桶/日,沙特完全弥补其出口需要增加至800万桶/日,其中50万桶/日的出口靠中立区油田复产,剩下30万桶/日由国内库存来补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持OPEC总体供应的稳定性。图为三大机构预测对比        C、小结       CFTC最新数据显示,10月23月当周,对冲基金的WTI原油期货和期权净多头仓位大幅减少15%,至206295手;多头仓位减少9.8%,空头仓位激增13%。       当前WTI原油与Brent原油均转为了近月贴水结构,前期亚洲实货市场的偏紧状况也有所缓和,基本面似乎并没有此前预期的那么紧张,但11月之后,欧美炼厂从检修中复工,叠加伊朗问题尚未明朗,油价仍会处于高位振荡,原油市场将在伊朗出口下降预期、沙特增产预期以及需求转弱预期三者之间摇摆,波动率或仍处高位。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