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路透社撰文分析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正被边缘化,石油市场的关键决定已经落入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产油3巨头手中。
文章认为,今年油价的上涨和随后的下跌,几乎完全是由这三个国家的生产决策所驱动。产油国分为OPEC和非OPEC的时代已成“过去式”。
OPEC和非OPEC界限已成“过去式”?
11月27日,路透专栏作家John Kemp撰文指出,从当前市场情况看,OPEC油市话语权正逐渐减弱,把产油国分为“OPEC”和“非OPEC”,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方式。
举例来讲,从产能看,美国、俄罗斯、沙特产油3巨头2017年的原油及凝析油产出3600万桶/日,占全球总产量的39%,其余OPEC国家产出则仅2700万桶/日,占全球比重30%。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三巨头的产量是全球石油供应成长最为迅速的部分,2018年全球占比可能提高至40%以上,其余OPEC国家的产出占比则降至30%以下。
Kemp认为,这三大产油国的产量决定将确定中短期内石油市场会出现“供应过剩”还是“供应不足”,而其他OPEC和非OPEC国家则保持旁观。
在这种背景下,OPEC和非OPEC成员国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决策权正逐渐向OPEC以外转移,这并不令人意外。
产油国被分出不同层级?
Kemp表示,如果说OPEC和非OPEC界限已成“过去式”,那更好的方法是,以不同程度的自由度和重要性划分产量决策者的层级。
第一层级:沙特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在2017/2018年密切协调产量政策,并且分别作为OPEC和非OPEC产油国事实上的领导者。
第二层级:美国。美国既不是OPEC成员国,也未参与统一的产量政策,但由于其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和出台制裁措施,美国对原油供应和价格具有决定性影响。Kemp认为,美国已经成为3巨头中的第三位成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频繁对油价的合适水准发出了强烈且明确的暗示,对沙特施加压力。
第三层级:OPEC成员科威特、阿联酋和非OPEC产油国阿曼。这几个国家已证明愿意根据沙特和俄罗斯的主导来调整自身产量。
第四层级:伊拉克。伊拉克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沙特和俄罗斯的产量政策协调,但保留了更多的独立性。
第五层级:即其他所有OPEC和非OPEC产油国。这些国家实际上都在将自身产量最大化,但不属于产量控制本源。
产油3巨头“呼风唤雨”?
Kemp认为,在这种层级结构中,只有沙特、俄罗斯和美国是真正独立的“演员”,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和伊拉克都是重要的“追随者”。
其他OPEC和非OPEC产油国在做决定和产量结果方面基本都无足轻重。
此外,Kemp指出,作为OPEC的初始成员国,伊朗在近些年来频繁被美国制裁后,其基本已被排除出决定程序。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伊朗被排除出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证明其在OPEC内部以及更广泛油市已被边缘化。
值得一提的是,油市三巨头的高层将在高级经济及能源顾问的陪同下参加即将于阿根廷举行的G20会议。
彭博社曾撰文称,“随着油价大跌,真正的OPEC会议将是下周的G20会议。”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