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掌、握手、开怀大笑,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特王储本·萨勒曼热情互动,两国顺利达成共识,同意将OPEC+减产协议延长至2019年。
12月6日至7日,第175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部长级会议如期举行。在充满分歧、焦灼与信心不足的主基调下,OPEC与非OPEC产油国终于达成协议,同意OPEC+合计减产120万桶/日,伊朗将豁免于减产。
而大西洋的另一侧,美国原油出口量已增至320万桶/日,创1991年以来新高,这意味着75年来美国首次成为原油净出口国。
在经历了十年来原油最差月度表现后,供应过剩、成员国退出、美国崛起,让成立58年的OPEC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分歧:减产规模
11月,纽约商业交易所WTI原油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下跌超20%,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而在这之前,油价曾触及4年高点。
这种反转使得12月的OPEC+会议意义非凡,或将决定未来油价走向。
在此前的阿根廷G20会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特王储本·萨勒曼就宣布,同意将OPEC+减产协议延长至2019年,市场将此信息看作是OPEC+最终达成减产协议的预告。
然而到了12月6日,OPEC闭门会议如期举行,但当天会议结束后并未如期向外界公布会议决定。
减产协议公布延迟,分歧有两点:豁免权和减产规模。
沙特石油部长此前强烈建议所有国家均不能豁免于减产。但伊朗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加内表示,在面临制裁之际,伊朗不会加入任何石油减产协议。此外,利比亚也希望豁免于OPEC减产。
11月5日美国重启伊朗石油制裁之际,意外给予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8个地区原油供应豁免。伊朗制裁豁免打破了市场原油供给紧缩的预期,再加上需求疲弱,导致11月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在减产规模上,沙特石油部长认为,“OPEC+减产100万桶/日将足够了。”而此前市场预期在130万桶/日左右。
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沙特在关于如何分配减产的问题上也有分歧,俄罗斯称将下调原油产量最多15万桶/日。但OPEC坚持认为,俄罗斯需减产25万至30万桶/日。
12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OPEC会议结束时,OPEC和非OPEC产油国终于达成协议,将以10月的产量为基准,联合减产120万桶/日。OPEC同意在明年4月评估减产。
OPEC数据显示,今年10月,OPEC原油日均产量接近3300万桶,非OPEC产油国日均产量超过1800万桶。
在减产规模上,OPEC将减产80万桶/日,非OPEC将减产40万桶/日,俄罗斯需要减产约23万桶/日,伊朗将豁免于OPEC减产。受此消息影响,油价全线转涨,布油日内涨幅超过5%,WTI涨幅扩大至4%。
广发期货首席原油分析师姚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轮油价的下跌已经超过了基本面的变化幅度,未来国际原油市场的基本面将随着炼厂需求的增多而有明显的好转,因此,无论OPEC是否减产,从基本面来看,未来油价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反弹。若达成预期的减产协议,那么未来油价可以看到明显的反弹。”
国泰君安(港股02611)原油期货研究总监王笑则认为,市场现在已过分透支了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出现任何与市场想法不一致的情况时,原油价格就会以暴跌和暴涨的形式进行反馈。这时基本面分析是无效的。“这种过分透支的预期导致沙特和俄罗斯等产油国对外的能源政策被市场绑架。”
分裂:卡塔尔“退群”
眼下,OPEC除了要协调减产,还面临另一个严峻的问题。
12月3日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萨阿德·卡比宣布,卡塔尔将从2019年1月1日起退出OPEC。
根据OPEC的数据,2017年卡塔尔原油储量仅占OPEC总储量的2%,其产量也仅为60万桶/日,在OPEC成员国中排名较为靠后。
卡比表示,卡塔尔石油产量不高,在OPEC成员国中占比很小,退出不会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价格。“卡塔尔正积极寻求成为全球可信赖的能源供应商,必须确保天然气产业的重要性,也必须重新审视卡塔尔在全球能源供应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服务于卡塔尔长期战略目标”。
OPEC从1960年9月创始之初的五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5个成员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原油剩余产能,且原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其宗旨是通过对成员国的石油生产实施配额来协调石油产量,进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维护各自与共同利益。上世纪70年代以来,OPEC多次通过增减石油产量和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掌控全球油价涨跌,影响西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出口垄断集团。
但是姚曦表示从成立以来OPEC内部便存在着“鹰派”与“鸽派”之争。“鹰派”以伊朗与委内瑞拉为代表,他们主张将石油当成战略武器,用作与西方国家谈判的筹码;“鸽派”则以沙特为代表,主张将油价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保证经济的发展。而卡塔尔在政治与宗教方面较为中立,一直以来扮演着调解“鹰派”与“鸽派”矛盾的中立者的角色,但是这种局面在2017年发生了改变。
2017年6月,沙特等四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并对该国实施禁运封锁。尽管卡塔尔多次表达缓和关系的意愿,但沙特态度颇为强硬,不仅驱逐了卡塔尔的外交官,还从海、陆、空三方面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这个从阿拉伯半岛延伸到波斯湾内的小国,很快成为“孤岛”。目前,“断交风波”持续一年多,仍未见解冻的前景。
“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也是卡塔尔决定退出欧佩克的考量之一。”路透社分析指出,这一举动可能扩大卡塔尔和其他国家的裂痕。
“在卡塔尔退出之后,沙特与伊朗这两个OPEC重要成员国是否会爆发更为直接的冲突进而导致OPEC决裂是个未知数。”姚曦说。
据路透社报道,在全球经济放缓和美国石油供应增加的大背景下,OPEC与以俄罗斯为主的非OPEC产油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并未完全达成一致。
咨询公司SVB International分析师Sara Vakhshouri表示,沙特和俄罗斯此前实施增产措施拉低油价,使一些成员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卡塔尔退出OPEC正是成员之间关系减弱的征兆。
王笑认为,卡塔尔退出OPEC对原油市场影响较小,但是作为一个57年的老会员,卡塔尔退出对OPEC组织稳定性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另外,透过“退群”事件,我们也能够观察到沙特处境的尴尬以及OPEC话语权的削弱。
分流:转向清洁能源
卡塔尔“退群”后,将把目标放在扩大天然气生产上,以确保卡塔尔的全球天然气生产大国和清洁能源出口大国地位。
据了解天然气是卡塔尔的支柱产业,储量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占全球总储量的13%。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则多年稳居全球首位。
王笑表示,从能源产出上来看,北方-南帕斯油气田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田(占全球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1/5)被卡塔尔和伊朗共同拥有,北方气田(伊朗称之为南帕斯油气田)对于卡塔尔的重要性基本上可以用国家命脉来形容。在这种情况下,卡塔尔与沙特等国的摩擦除了意识形态的改变之外,或许利益才是背后最大的原因。但是这种利益更多的来自天然气而非原油。
有分析指出,卡塔尔拥有的天然气资源与海湾产油国的收入源头形成分野,使卡塔尔可以逐渐摆脱OPEC“老大哥”沙特的影响,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另外,在页岩油革命的推动以及对二叠纪盆地的巨额投资下,美国的LNG出口异军突起,并有望在未来十年显著影响全球市场。于是,趁美国各生产商还未完全打通二叠纪能源产地和出口港之间基础设施通道之际,卡塔尔提前专注于天然气开发,无疑会在未来天然气市场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未来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8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由于减少空气污染举措的推动,LNG使用量增加,预计到2030年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能源。2040年之前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每年增加1.6%,到204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比现在增加45%。
跨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认为,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将比2016年增加近40%,年均增长1.3%;LNG是未来需求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未来7年LNG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
而英国石油的观点则是,LNG将在2025年前后超越煤炭,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
标普全球普氏LNG分析师Jeff Moore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随着许多国家将天然气视为煤或燃料油等燃料的替代品,液化天然气市场未来前景广阔,增长强劲。预计到2030年全球LNG产量将比2018年增长近60%,因为各国将继续投资于基础设施,以帮助提振进口。美国、卡塔尔、俄罗斯、莫桑比克和澳大利亚等国可能会着眼于增加供应,以帮助满足需求增长,而需求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亚洲。”
王笑表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但是在运输、居民区管道以及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瓶颈。“运输天然气的船制造难度大,要求较高,天然气管道运输也需要低温、高压,成本较原油运输高很多。天然气扩大生产、价格降低对原油有一定替代性,但天然气想完全取代原油还需很长一段路”。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