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以“五连跌”迎年内收官 2019年有望首跌开场

   2019-01-02 人民网

139

核心提示:根据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28日)24时开启。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通知,根据
    根据“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28日)24时开启。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通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8年12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370元和355元。       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芦青表示,本计价周期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经历暴涨暴跌,不过跌势占据主流,原油变化率持续处于负值低位。28日晚24点,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以“五连跌”迎来年内收官。下个周期,2019年首次成品油调价搁浅或小幅下调的概率较大。       记者统计发现,今晚24点政策落实后,2018年至今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呈现“13涨12下调1搁浅”局面。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下调49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465元/吨。折合成升价,92#汽油下调0.38元,0#柴油下调0.4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油价的下调意味着出行成本的降低。据卓创资讯测算,本次调价政策落地后,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加满一箱92#汽油将较之前节省14.5元。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1月14日24时)之前的半个月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少花23.2元左右。物流行业方面,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来计算,未来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降低约570元左右,消费者出行成本将继续降低。       “进入下周,国际油价或保持低位震荡,新一轮变化率仍处负向区间,加之零售价‘五连跌’兑现,消息面将持续施压。元旦小长假前的备货操作不及预期,汽油批发行情亦不理想。节后归来,基本面依旧欠佳,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延续疲态。1月14日24时,2019年国内成品油首次调价有望以首跌开场。”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刘霞说。       回顾201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历次调整       2018年12月14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       2018年11月30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2018年11月16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10元和490元       2018年11月2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75元和365元       2018年10月19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65元和160元       2018年9月30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40元和230元       2018年9月17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45元       2018年9月3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80元和170元       2018年8月20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50元       2018年8月6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70元       2018年7月23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       2018年7月9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0元和260元       2018年6月25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55元       2018年6月8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       2018年5月25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0元       2018年5月11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70元和165元       2018年4月30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65元       2018年4月26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5元和245元       2018年4月12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5元和50元       2018年3月28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70元和165元       2018年3月14日24时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       2018年2月28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90元和185元       2018年2月9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160元       2018年1月26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65元和60元

    2018年1月12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80元和175元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