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形态良好 原油期价回调蓄势待发

   2006-08-11 上海中期上海中期

58

核心提示:进入8月份,影响到原油期价的因素将首先是地缘政治因素。黎以冲突未来的变化仍不确定。消息显示有可能转

   进入8月份,影响到原油期价的因素将首先是地缘政治因素。黎以冲突未来的变化仍不确定。消息显示有可能转变为地区性冲突,但也有可能在国际斡旋的调节下逐渐平静。但总体而言短期内实现真正停火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外,在国际供需仍然偏紧的前提下,美元走势、库存的季节性下降周期、国际炒做基金以及大西洋飓风季节高发期等因素都将为油价形成支撑。从目前油价的技术走势来看,上涨形态十分良好。

  预计国际油价在8月份将会保持高位区间振荡,并在情况恶化的时候(黎以冲突等地缘政治情况,或飓风袭击等)伺机再创新高。沪燃油期价还将跟随国际油价变动。10月合约后市也会受到利多预期的支撑,期价将跟随国际原油在高位区间振荡(3600元-3800元),蓄势上冲。若继续下行空间也不会太大,3530元附近支撑较强。

  国际油价屡创新高

  7月份国际油价冲高回落,期间多次刷新纪录高点。虽然后期期价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总体保持在历史最高区间振荡整理。

  从6月底开始,国际油价由于汽油需求强劲、原油与汽油库存同时出现了下滑,再加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刺激而连续上扬。8月合约在5日当天触及了每桶75.40美元的历史新高。

  随着市场获利平仓盘的打压和同伊朗就核计划展开的谈判有望取得进展的刺激下,油价回调整理,10日最低触及每桶72.90美元。之后伊朗回绝了西方提出的暂停浓缩铀活动的要求,且EIA公布的最新库存报告料显示原油和汽油库存减少,又令油价重拾升势,并在7月14日一举创下每桶78.40美元纪录高位。

  此后,原油期价在中东局势忽好忽坏、美国库存增加、尼日利亚因武装冲突继续减产、炼厂暂停生产和美国汽油需求依然强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维持了高位振荡走势。

  需求依然强劲

  据最新美国官方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为每日8540万桶,较之前预估值减少10万桶。但维持了2006年中国每日石油需求较去年增加50万桶的增幅预估不变。但在油价高位不断被刷新的同时,市场上的实际需求却表现得依然强劲。尽管本月底汽油平均零售价上涨1.4美分至每加仑3美元,为历史第二高,但汽油日需求量仍小幅上升至960万桶。

  而此时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石油消费大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口量仍有较大幅度的攀升。虽然有报告显示目前的世界剩余产能正在改善之中,未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可供利用,但似乎对近期的供需水平影响有限。虽然不断升高的油价确实抑制了一部分需求,国际研究组织也调低了需求预期,但实际发生在市场上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原油及其产品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所以,可以说近期全球供需结构依然十分脆弱。

  世界原油剩余产能

  (资料来源:EIA 单位:百万桶/日)

  目前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已经连续17次升息,指标联邦基金利率同时也升至5.25%。为自2001年4月以来最高利率水准。但近期市场对8月会议第18次升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预期下降,因为投资者认为经济成长和通膨可能放缓。

  在油价升至纪录高点附近之后,消费不但没有被明显抑制,反而相当强劲。美国进入了夏季汽油消费高峰,在汽油价格升至第二纪录高位后需求仍然走高。

  再加上近期炼厂负荷较重,故障与事故不断,需求强劲导致原油与汽油库存进入了季节性下滑的周期之中。且大西洋的飓风季节仍对美湾地区石油生产设施形成威胁。虽然近期持续的大量进口补充了市场但总体来看库存因素还是相对较为利多市场的。

  基金看好原油后市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金的净持仓方向和油价的走势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其炒做力度将导致价格波动更为剧烈。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统计,近期基金参与原油期货市场的规模仍较大。继4月18日NYMEX原油期货总持仓量自1986年首次超过100万手以来,到7月18日,总持仓量仍有1086762手。

  虽然当周投机基金净多持仓下降了997手,但净多持仓总量仍在56769手的较高水平,占总持仓量的5.2%。由于目前美国进入原油与汽油库存季节性下降的周期之中,且后市地缘政治、天气等等支撑市场的因素较多,相信炒做基金仍将以做多原油为主。

  从目前油价的技术走势看,上涨形态十分良好,期价从未跌破长期上涨趋势线。以目前的价位来看,NYMEX 9月油价离长期趋势支撑位每桶72美元还有一定距离,但下方空间已十分有限。结合目前基本面情况,应不会跌破此价位。由于当前期价已在历史高位,且中东局势仍存在变数,预计国际油价在8月份将会保持高位区间振荡(72美元-76美元),并在情况恶化的时候(黎以冲突等地缘政治情况,或飓风袭击等)伺机再创新高。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