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的运行中燃料油经验为原油期货铺平道路

   2006-08-25 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报

79

核心提示:在两年的运行中,燃料油期货在活跃交易中不失平稳。在油品的检验、交割、市场功能发挥、参与广度、以及市场

  在两年的运行中,燃料油期货在活跃交易中不失平稳。在油品的检验、交割、市场功能发挥、参与广度、以及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该品种已经为更多油品期货,包括液化石油气、汽柴油、甚至未来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标准”地位确立

  “现在不能说上海标准,应该确切的说它是中国标准了”,广州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曦林表示。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180CST燃料油的交割标准中,密度为0.985,而此前从新加坡进口的燃料油该项指标为0.991,业内简称“985”和“991”。由于燃料油是一种调和油,全球运至新加坡的油一般通过新加坡调和,转而销售到我国。

  据介绍,新加坡此前也有985标准,但属于个案。比如国内电厂在某个合同中作特别要求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个标准的油。而根据陈曦林对公司一年来交易合同的查阅,华泰兴公司100%的180CST燃料油都是按照985或者980规格来进口的。

  “当初上期所刚刚推出985标准的时候,新加坡方面都是要求加升水。因为规格和新加坡原来的标准不一样,有一段时间升水还很高,提高了2-3美元/吨,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陈曦林说,“上海规格已经为国际市场接受了,这个规格也是为我们大部分电厂用户所能接受的”。

  燃料油借鉴意义深远

  燃料油期货的平稳运行,在市场功能发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石油定价话语以及确立中国标准地位等方面,为今后我国上市其他石油期货品种提供了借鉴意义。而相关机构在油品的检验和交割环节上积累的经验,也为新品种上市奠定良好基础。

  燃料油的交割和检验,一度被市场认为是一大难题,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了。中检广东有限公司是上海燃料油期货的两家指定检验机构之一,在期货检验中同时引入两家有竞争力的机构,是燃料油的一大创新。中检广东公司总经理吴波波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实践摸索,公司对于燃料油检验现在已经驾轻就熟了。在燃料油经验基础之上,再检验其他油品期货也就简单了。“虽然各种油品成分不完全一样,但特性雷同。所以燃料油为未来原油期货等检验打下基础”,吴波波说。

  在燃料油交割方面,上期所完善了一些细节。比如出入库计量由1000吨计量改为3000吨、推出电子仓单等。中油燃料油湛江公司总经理张新华说,“尤其是改为电子仓单之后,就相当于现在是‘刷卡’提货,方便多了”。他表示,燃料油交割已经成熟,今后通过同样的程序交割其他油品如原油、汽柴油等就很方便了。

  业内人士认为,燃料油期货的成功推出,更容易形成我国在油类产品中以人民币计价的体系。国际期货总经理马文胜表示,燃料油上市后,现货产业链在不断发生变化。两年来,燃料油定价体系已从新加坡的外币定价机制,逐渐向上期所人民币定价机制转变。今后如果推出原油期货,也会出现这样的转移,这一点意义深远。实现更快速度转变燃料油的定价机制,并在现货企业中推广,这对国内企业很有利。

  “市场本身面临汇率波动和价格波动风险,如果定价机制能够完全转为以上海价格波动作为基准,起码一个变量没有了”,马文胜说。

  上市新品种呼声高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成功利用上海燃料油保值的同时,不少企业感觉到石油期货品种太少,太单一,并希望开发更多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我国华南和山东地区,有不少以进口燃料油为原料,提炼非标柴油的炼油厂。对于他们来说,买进燃料油的同时需要对其成品-非标柴油的价格进行锁定。为此柴油期货变得不可或缺。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地区有30多家这样的炼厂,他们的年消费能力达1000多万吨。广东油气商会张连碧告诉记者,小炼厂现在参与燃料油不深,他们认为现在上期所成品油期货品种太少。“因为小型炼厂,参与期货市场需要进行跨品种套利。买入上海燃料油期货,可以锁定成本,但没有办法锁定非标油的销售价格”,张连碧说,“要是有了柴油期货,他们就敢大胆参与燃料油期货买入保值了。事实上,市场对很多成品油期货的需求都很大。”

  广东油气商会会长梁承娱呼吁,应当积极推进液化石油气、汽柴油、特别是原油期货的研究和上市工作,梁承娱说,“燃料油期货经过两年的运行,其功能发挥是有目共睹的。燃料油上,我们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取得了定价话语权。通过这段时间的经验积累,须积极研究和推进其他品种,如液化石油气、原油、汽柴油品种等上市。”梁承娱认为,这些品种应该成熟一个上市一个。特别是我国原油的进口量越来越大,但在国际定价权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为此,待到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原油应该作为重点品种上市。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