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石化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生产持续下降,内外市场萎缩,企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下跌。业内专家强调,国家近日出台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有助于推进整个产业稳定发展、快速升级。
锻造新型石化产业
中国是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据了解,步入21世纪后,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而化肥、农药、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等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并相继建成了14个千万吨级炼油、3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云南、贵州、湖北三大磷肥产区,青海、新疆百万吨钾肥工程。
依据规划,经过3年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达到40500万吨,成品油、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4750万吨、1550万吨。与此同时,化肥产量达到6250万吨,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产地生产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其储备基本满足市场调控需要。
产业布局趋于合理。按照规划,到2011年,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状况得到改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建成3-4个2000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并使煤化工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遏制。
根据规划,将使石化产品结构显著改善,2009年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1年轻质油品收率达到75%,国内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
技术进步加快推进。规划要求,在未来3年中,丁基橡胶等产业化技术要有所突破,千万吨级以上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术装备实现本地化,煤制油、烯烃、乙二醇等示范工程全部建成投产。
规划强调,节能减排是重中之重。到2011年,石化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综合能耗普遍降低,大型炼油装置吨原油加工耗标准油低于63千克,大型乙烯装置吨乙烯耗标准油低于640千克,大型煤制合成氨装置吨氨综合能耗低于1.8吨标准煤
。
科学发展观要符合
中国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是在这一快速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地集留下很多的矛盾和问题,未有效的解决且使之日益凸现。
业内专家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于六大方面:集约发展程度偏低,产业布局分散;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和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中低端产品比重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农资供给需要加强,低成本产品产能不足,市场调控体系不完善;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条件,不注重能源转换效率,盲目发展煤化工。
据了解,此次规划的制定,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出发点,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努力做到“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稳定生产运行与促进产业振兴相结合,坚持调整产品结构与增加有效供给相结合,坚持加快技术改造与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实施重大项目与调整产业布局相结合。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