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震荡,沪燃料油寻求突破

   2009-06-19 文华财经文华财经

38

核心提示:美元重返80,原油驻足观望面对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本周原油开始追逐外汇市场寻求方向性指引。周一纽约联邦

  美元重返80,原油驻足观望

  面对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本周原油开始追逐外汇市场寻求方向性指引。周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报告显示,纽约州制造业继续萎缩,速度快于预期,市场对经济复苏的担忧加重,投资者撤离石油等风险较高的资产,转而投资美元。八国集团财政部长重申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欧洲央行警告称,欧洲经济体的金融稳定依然面临风险。油价在连续上涨后,出现回落,盘中一度跌下70美元。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美元走势略显疲弱,油价趁势出现小幅反弹,收回之前部分跌势。周四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报告显示,6月份美国大西洋(600558,股吧)沿岸中部地区的制造业活动创去年9月以来最好表现;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公布,5月份领先指标综合指数上升1.2%。股市上涨且数据预示石油需求有望上升,周四国际原油小幅收高。其中,纽约商交所七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34美分,至每桶71.37美元,涨幅0.5%;ICE期货交易所八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涨21美分,至每桶71.06美元,涨幅0.3%。

  二、缺少方向性指引,沪燃料油(资讯,行情)窄幅区间震荡

  沪燃料油自周一随原油下挫10日均线后,本周在10日均线及20日均线之间呈现窄幅波动,市场成交依然乏力,同时伴随主力从909向910合约的移仓。909本周主要交投区间在3774-3775元,高点3786元,低见3711元,累计下跌1元,跌幅0.03%;成交量放大12.7万手,至126.2万手;持仓量减少1.4万手,至12.9万手。

  三、亚洲燃料油动态追踪

  虽然国际油价本周出现一定回落,但亚洲燃料油市场看涨心理依然浓厚,市场连续抛售后重现逢低买盘,进而带动了亚洲市场的本周交投。截至周四,新加坡180cst 燃料油上涨8.5美元或2.13%,至每吨408.1美元;FO380cst 燃料油上涨8.2美元或2.06%,至每吨405.95美元。周四逢低吸货现象持续提振市场人气,亚洲燃料油跨月互换价差进一步走强且船货价格飙高至近八个月高点,裂解价差走强至每桶负7.92美元;180cst燃料油7月/8月互换逆价差从0.75美元走阔至每吨0.85美元,380cst品级燃料油互换逆价差走阔至3.00美元。

  四、国内燃料油市场

  国际原油WTI在70美元以上高位震荡,支撑进口燃料油市场价格暂稳观望。本周国内主要市场情况:山东市场进口韩国直馏高硫180cst 市场估计回落10元,至3915元/吨;区内地炼对进口燃料油询购积极,也利好进口燃料油价格撑高待市。上海市场国产调和180cst 供船库提主流报价持平在3800元/吨;供岸上主流价格持平在3700元/吨;中燃供船低金属180报价上涨30元,至3880元/吨;委内瑞拉380cst 现货成交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报价不低于4000元/吨。福建市场混调180cst 燃料油库船提价格持稳在3900元/吨(船用);中燃福建船供180报价上涨50元,至3950元/吨;供岸上价格混乱,由于东北炼厂价格继续上涨,业者担忧华东炼厂会跟进。业者称受到华东等地区贸易商囤货需求的促进,东北价格继续上扬。

  五、后市研判

  全球曼氏金融表示,“预期”是影响过去两个月石油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任何利好经济数据都会增强多头的看涨热情,而空头则继续看跌。高盛分析师预计,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动下,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10年第一季度加快增长。从技术上看,原油的5日均线拐头向下,可能令油价承压,但周图显示4月下旬以来的上涨趋势依然完好,暗示原油中期升势不变。沪燃料油缺乏方向指引,受周边市场影响本周陷入区间整理,预计下周将有突破,市场对成品油调价的预期或将短期利好沪油。

  六、行业聚焦

  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大的船用燃料油交易港口,其船用燃料油需求稳健一直给予现货市场支撑,5月新加坡船用燃料销售较上月跳增12%至纪录高位323万吨。预计7月流入的西方套利船货远超过300万吨,高于本月的250-270万吨,这可能冲淡船用燃料油需求旺盛的局面。

  随着国际油价近期在70美元“站稳脚跟”,国内成品油涨价的预期再次引发一股“囤油潮”。市场的投机正在考验着刚诞生不久、机制透明的“油价管理办法”。业内专家表示,按照相关准则,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再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6月底是一个时机。6月26日又将是一个22个交易日计价期的截止日,由于本计价期的波动率将超过4%,这一波调价幅度预计将达500元/吨以上。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