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国六十周年生日逐渐临近,为多产油气,掌握原油生产主动权,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国60周年献礼,采油二厂于6月15日召开了“大干六十天,产量上五千”上产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员工立即行动起来,展开夺油上产会战。至此,一场以夺油上产为主题的群众性原油上产活动在百里油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上产动员鼓劲
作为新疆油田公司老采油厂,油气当量重上200万吨已连续保持5年,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中承担了主战场的地位,勇担重任,是二厂人的决心。今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大环境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油田公司采取了限产措施,致使钻井、井下作业、热采等方面工作滞后。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如何能够顺利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采油二厂经过认真分析、科学论证,提出了向管理要产量,6月15日,采油二厂各路英豪齐聚机关会议室召开“大干六十天 ,产量上五千”动员大会。在上产工作安排中,成立了以厂长杨生榛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工作组,生产运行组、安全监督组、产能建设组、宣传组。各管一路,协助生产单位开展原油上产工作,随后各基层单位立即将上产会战动员令传达到每位员工心中,做好战前动员,全力打好原油上产攻坚战。
劳动竞赛聚力
随着夺油上产会战序幕拉开,全厂各族员工积极投入到会战中来,各生产单位及机关后勤各个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会战的第二天,上产工作领导小组便来到各采油作业区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定方案、定措施、定对策,做到了决策靠前、指挥靠前、管理靠前。通过面对面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鼓舞士气,各作业区、重点站库和班站之间展开了劳动竞赛活动,从精细管理着手,以扎实工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各族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6月23日下午,在会战一周后的上产会战工作会议上,产量统计牌上:本周开井数平均为2067口,与上周相比增加20口。长关井恢复169井次。第二采油作业区日产原油980吨,与上周上比增加100吨……,上产会战取得了开门红。
应急到位落实
6月20日下午15:02时,第二采油业区调度室电话铃骤响,油田工艺研究所打来的告急电话,由于新建的一条集油线与6101集油线连头,在带压开孔作业即将结束时钻头卡在管线上无法取出,同时打孔机和集油线连接法兰有一条螺丝振掉造成跑油,需要对该站所属 口井进行紧急关井处理。情况紧急,第二采油作业区值班干部段吉斌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应急小组,迅速召集车辆和巡检班的员工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关井放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修,18:40故障排除,守在井上待命的应急小组人员和夜巡工迅速恢复生产。
随着会战的全面辅开,原油日产水平开始稳步提升,截至6月23日,原油日产水平由会战初期的4500吨,提高到了4800吨。初步实现了“大干六十天 产量上五千”会战提出的第一阶段目标。
安全生产为首
在上产会战中,该厂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抓安全生产,为夺油上产提供了保障。结合会战活动,精心安排部署2009年“安全生产月”、“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以“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理念为要求,以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以认真落实“反违章禁令”为重点;开展了以“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为主题演讲比赛;同时,各基层单位以《采油二厂事故案例汇编》为教材,以班组为单元,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 今天我来讲案例”的安全经验分享活动。 同时将在6月下旬召开安全环保形势分析会,以科学发展观为基准,认清安全环保现状,完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为会战工作保驾护航。
细化管理增效
以管理挖潜上产为主,在油水井管理上下功夫。各采油作业区对所辖区块的油水井进行系统的摸排,对长期停产的油井进行捣估开井,充分发挥所有油井的生产潜力,实现全厂的开井数由目前的2030口上升至8月中旬的2150口的目标。同时对生产井进行一次系统的水平分析,从中查找出降产带病工作的井,积极采取热洗、替喷、碰泵、上修作业复产等措施,使降产井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油水井分析、摸规律活动。正确、合理、及时的调整调开井的调开周期,合理控制抽油井的套压,最大限度的发挥油井的生产能力。
把老区稳产作为原油上产的主攻方向,精心优化各项生产措施方案,加大上产力度,通过加强井下作业的施工监督管理,提高井下作业速度,加快“躺井扶正”速度,到七月使全厂的“躺井”占产水平控制在50吨/日以内。井下作业和各类上产措施按照措施运行计划表抓运行到位,对施工队伍按照合同要求、严格工序监督管理,要积极和施工单位协调沟通,提高作业速度,减少作业占产时间,对施工质量问题和不合理占产时率要按合同规定予以处罚。对于六中区大面积驱的稠油热采要严密组织,注汽轮次采取灵活的注采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目前一座供热站注汽能力,使热采产量翻一翻。产能建设加快步伐,新井投产要环环紧扣,从接井到射孔压裂要控制在5天之内,积极和开发公司沟通协调,力争在6月份增加两部深井钻机,加快乌尔禾新井的钻井进度。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