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冲动力减弱 三季度原油难现趋势行情

   2011-07-12 中国证券网中国证券网

33

核心提示:2011年上半年原油期货价格走出一波倒“V”字形行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根本原因。今年3月之后,以日本地震

  2011年上半年原油期货价格走出一波倒“V”字形行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根本原因。今年3月之后,以日本地震为时点,商品市场上冲动力逐步减弱。期间,国际能源署为了打压高油价释放原油储备6000万桶,油价承压下行。展望三季度,影响油价的多空因素并存:7月是原油的消费性旺季,8、9月份是飓风频发季节;潜在的利空仍是需求方,全球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是油价走向的关键所在。

  国际能源署抛储表明态度

  从原油供应来看,全球油品储量中近80%的份额由欧佩克国家所有,非欧佩克国家仅持20.41%。欧佩克国家中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伊朗以及伊拉克的储量最大。在非欧佩克国家中,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和挪威的产量和储量位居前列。

  今年2月起,欧佩克的原油供应因地缘局势问题出现了大幅下滑。利比亚日均160万桶原油供应的减少,使得该组织今年3月的产量跌至近5年低点,4、5月小幅攀升,但绝对值依旧处于低位。即便如此,在6月份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该组织仍未达成增产决议。为此,国际能源署宣布释放6000万桶的战略原油储备。6000万桶的绝对量较全球日均8000余万桶的需求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有效弥补利比亚150万桶的供应短缺。

  目前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共计约370万桶,而2002—2007年原油大牛市期间该组织的剩余产能不足200万桶。欧佩克端的供应充足,考虑到后期利比亚动荡局势的结束,伊拉克供应逐步稳定化。再看一下其他国家的供应,非欧佩克2011年产量大幅高于五年同期水平,4、5月间增幅更明显。其中,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俄罗斯产量也稳步维持在近4年的最高值。同时,需求国库存也处于高位,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处于7.27亿桶的创纪录高水平,OECD组织的储备天数为60天,高于55天的均值。

  对供应进行总结,无论是生产国还是消费国,三季度原油供应充足,供应不会成为助推油价的关键力量。但同时,与2009、2010年比,目前消费国的库存以及生产国的剩余产能均有所下滑。

  经济疲弱 需求不振

  对需求而言,OECD国家占全球需求总量的53%,其中美国需求占全球比例为21.1%,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中国是上波原油牛市中需求增幅最大的国家,需求占全球总量的10.6%,位居第二。考察未来原油需求,美、中两国是考察重点。

  从美国的原油消费结构来看,71%为交通用油,23%为工业用油,民用及商用占比5%,电力仅1%。所对应的成品油消费中,以汽油比例最大,馏分油次之。汽油消费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2月份为消费波谷,8-9月份为消费波峰。每年5月底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是美国驾车高峰季节的开端,原油价格在5—9月间也通常处于季节性强势。然而,今年情况却不容乐观,一季度美国油品总需求均值尚在1950万桶/日,6月以来该值却下滑至1900万桶/日附近。本应增加的消费量却不及淡季的消费水准,最大的可能就是经济低迷已经在原油需求上有所体现。从公布的数据看,截至5月底的12个月中,加油站销售额增长了22.3%,而整体零售额仅增长了7.7%。今年5月美国人的汽油消费达到452亿美元,占各类零售店消费总额的比例近12%。高企的油价以及低迷的经济限制了油品消费。

  中国情况不用于美国,主要难题是通胀。7月6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了年内的第三次加息。而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6月份 PMI从5月份的52.0降至50.9,逼近50的关口。PMI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萎缩。中国原油需求集中在工业用油,占比约40%,30%为交通用油。业界估算,今年4、5月份我国石油需求为1000万桶/天,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8.7%降至5.3%。

  美国经济复苏再遇挫折,中国为了抑制高通胀持续紧缩,宏观经济疲弱是未来油价走势难有较大起色的根本原因。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