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即将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之际,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伊朗大主顾近日纷纷接到美国请求,受邀加入“石油围堵”网络。
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政府日前告诉美国,如果美欧对伊实施制裁,沙特的原油供应足以弥补缺口。对此,伊朗异常愤怒,直指“补油缺”是一种“不友善的行为”,如果海湾产油国同意弥补伊朗遭西方石油禁运后出现的世界原油供应缺口,它们将为相关后果负责。
韩国响应美国号召
昨日(1月17日),美国获得一大强援——韩国的支持。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17日决定接受美方要求,分阶段减少伊朗原油进口比重。
韩联社的报道称,韩国政府官员与美国制裁伊朗和朝鲜事务协调员艾因霍恩进行了协商,之后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称:“我方对于美国的对伊朗制裁宗旨表示认同……(韩方)将为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在最大范围内尽可能进行合作。”
韩国政府官员透露,政府相关部门正在为参与石油禁运制订计划,但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冲击国内经济发展,韩方考虑采取分阶段推行的方式。
在昨日的协商中,美方要求韩方大幅缩减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规模,但是韩国因为自己不生产石油,因此反对急剧减少进口量。
根据欧佩克和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据,2010年韩国是伊朗石油出口的第五大市场,每天从伊朗进口原油20.3万桶,要一下子完全切断这个来源,对韩国经济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但是,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国,必然要紧跟美国的政策,因此,韩国参与石油对伊禁运,首先是一个政治决策。”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经济研究部副教授张玉来向记者表示。
张玉来说,韩国由于核电占到其发电总量的三成以上,因此减少一些石油进口对其经济的冲击不像日本那么大,“日本在去年的大地震之后,原有的54座核电站只剩下6座继续运行,电力的缺口非常大,正需要增加石油、天然气进口以扩大火电厂的发电量,因此日本参与对伊石油禁运的成本会比较高”。
日本难却美国要求
1月12日,日本财相安住淳在与来访的美国财长盖特纳会谈中明确表示,日本将“分阶段有计划”地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但随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和外相玄叶光一郎都出面澄清,表示安住淳的表态只是他的“个人意见”,“政府将根据详细与务实的理论依据采取对应措施”。
玄叶光一郎13日在东京与法国外长朱佩会谈时表示:“制裁要取得成效,国际社会必须团结一致,但如果制裁导致油价高涨,则很可能适得其反。美国采取制裁措施必须慎重。”
2010年日本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市场,每天从伊朗进口的原油达36.2万桶,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10%,且日本经济连续受到地震、核泄漏、日元汇率高企等因素的打击,绝对不愿意看到因制裁伊朗而出现油价飙升的局面。
“但日本加入对伊禁运只是时间问题。”张玉来表示,日本是美国在东亚最重要的盟国,而且野田上台后采取紧跟美国的政策,因此,政治决定了日本必须加入,至于安住淳与野田、玄叶等人之间表态的不同,“那应该是日本还没有协调好,还需要时间。事实上,石油进口应该是经济产业省的事,安住的财务省管不了”。
中印拒绝配合美国
除了日韩之外,美国也希望亚洲的另外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加入到禁运的行列中来。1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和伊朗保持着正常、透明的经贸和能源合作,这并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同伊核问题没有关系。我们反对将一国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强迫别国接受;而印度外交秘书马塔伊则于17日表示,印度将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
“印度是肯定不会参加对伊禁运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学者刘宗义博士向本报记者表示,“首先,在政治上,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印度与美国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盟国,印度没有追随美国的压力。”
“其次,在经济上,印度的火电在发电总量中占比非常高,他肯定不愿看到油价飙升的局面。另外,印度与伊朗的关系也很好,在本世纪初,印度曾计划修一条连接伊朗与印度的输油管道,但该管道必须经过巴基斯坦,最后因印巴谈不拢才放弃。”刘宗义表示。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