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上市速度加快我国原油期货走向世界

   2012-05-17 中国能源报苏南

55

核心提示:  5月3日,上期所举行的分析师培训会上,原油期货设计草案面世。草案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国际平台、

  5月3日,上期所举行的分析师培训会上,原油期货设计草案面世。草案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根据设计草案,原油期货的合约标的为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单位为100桶/手,最小变动价位为0.01美元/0.1元,日价格最大波动为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7%。

  草案确定,将采取保税油库保税交割的方式。市场采用净价交易,即报价不含关税与增值税,在参与主体上对境内外投资者开放。

  草案中唯一没有确定的是货币计价以及结算方式,不过,记者了解到,上期所已与相关部门沟通,准备好了相关应对方案。

  美元计价更符合长远利益

  原油期货的计价方式和结算方式虽然还没明确是美元还是人民币,不过多数受访人士认为美元标价可能性极大。

  “计价标准究竟是以人民币计价还是美元计价目前草案没有出现,我个人认为以美元计价更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格林期货研发培训中心高级总监李永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是以人民币计价,只是量的扩张,简单的在国内增加了一个期货品种,对长远影响不是很大。而以美元计价则不同,虽然在国内交易,但是会吸引较多的国外客户参与。

  李永民认为,国外客户参与的多,一是使价格更具合理性、权威性;二是我国原油期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提升,也便于提高我国在原油方面的话语权。虽然我国是原油消费大国,但是近20年来,因为中国没有原油定价权,中国等亚洲国家对中东石油生产国支付的价格,比从同地区进口原油的欧美国家要每桶高出1-1.5美元,每次进口原油时总是吃亏;三是,更有利于我国原油期货和国际市场接轨,如今全球一体化越来越明显,我国原油期货要想走向世界,在品种和交易模式上可以先和国际接轨。原油是受国际影响比较大的产品,如果我们不走国际市场,将会被动挨打。而用原油期货作为切入点与国际接轨,可以学很多交易方面的新理念。

  “如果以美元计价,短期来讲不容易被市场接受,但是长远看使中国原油期货更容易走向世界。”一位不愿具名的期货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任何一个期货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过,如果用美元计价的话原油期货交的学费会少些。”

  分析师吴秀侠则有不同看法,她认为,美元计价有很多问题,比如,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问题会对国内外操作者形成一定的制约。

  邱广玮认为,如果是人民币计价则有利于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是我国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利率也尚未市场化,参与期货交易交割的人尤其是境外投资者,除要承担价格波动风险外,还要承担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

  放开国内原油市场是关键

  目前WTI原油期货和Brent原油期货已经成为北美和欧洲的原油定价基准,交易单位都是每手1000桶。“相比国外原油期货交易单位的设计,我国原油期货交易单位为100桶/手,量不是太大,有利于活跃原油期货市场。”李永民认为,这种设计兼顾了几种情况:一个是产业链客户,另一个是方便那些非产业链客户,如机构客户、散户等。

  “前期大家也讨论过交易单位时考虑,如果定得很高,像1000桶/手就不利于国内的流通,更不利于地炼的操作。”吴秀侠说。

  相比原油期货制度设计问题,邱广玮认为,原油市场化更重要。“原油是一种特殊资源,兼具资源属性、金融属性和政治属性,国内原油市场能否放开成为原油期货能否顺利上市的重要砝码。”邱广玮说。除有原油进口权的五大国有企业和拥有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权和配额的企业可参与保税交割外,其余参与者暂无法进行交割操作。

  “之前讨论时,计划先推出国内原油期货,不引进国外投资者,现在讨论是国内、国外都同时参与。此外,我国推出原油期货,不会不顾及中小原油贸易商。”吴秀侠说。

  期货公司进入备战阶段

  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原定于10月份试行的原油期货可能性极小。虽然试行还没有时间表,期货公司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原油期货推行国际化的操作也进入备战阶段。

  有些期货公司已经派员工到国外学习操作,例如银河期货已经派员工到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等地,进行原油期货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保证后期的顺利进行。

  吴秀侠认为,国际油价与地缘政治相关性非常密切,在对外派学习员工进行原油期货的基础培训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外,重要任务则应放在员工宏观经济视野的开阔方面。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我国原油期货在资金管理和安全方面比国外更严格,我国可以多学习外国交易理念、技术、交易组合。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