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剩担忧持续施压油价跌近2% 创两个月新低

   2015-10-28 FX168

80

核心提示:美国WTI原油12月期货周二(10月27日)收跌0.78美元,或1.77%,报43.20美元/桶。伦敦方面,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

美国WTI原油12月期货周二(10月27日)收跌0.78美元,或1.77%,报43.20美元/桶。伦敦方面,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周二收跌0.73美元,或1.54%,报46.81美元/桶。市场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库存料将再度增加,导致原油供应过剩担忧持续升温,同时美元走强也令油价承压。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2.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6.41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美国商业部称,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财订单较前月下降0.3%,8月数据被下修至下跌1.6%。这是被密切关注的一项衡量企业支出计划的指标。核心资本财订单8月前值为下跌0.8%,这是制造业传来的又一个坏消息,该行业本已因美元走强、能源领域削减投资和企业库存修正而遭受重创。从贸易到零售销售再到工业生产,各方面的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第三季的增长动能大幅减弱。美国企业支出持续疲弱和招聘步伐放缓,可能使美联储很难像大部分经济学家预计的那样在12月上调近零短期利率,这将为油价提供部分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10月23日)再次无预警实施“双降”,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消息公布后,股市上涨以及市场风险情绪急剧攀升为油价提供了部分支撑。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1座至594座,实现连续第8周减少,达到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美国活跃钻井总数持平于787座,为2002年4月以来最低。

美国能源信息署在报告中称,预计到2016年年中美国原油产量将一直下滑,同时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将提速。EIA表示,美国9月石油日产出较前月下降12万桶,预计2015年美国原油日产出为920万桶,2016年为890万桶。其强调,到2016年年中美国原油产出将一直下滑。与此同时,EIA将201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预估上调17万桶至134万桶,并将2016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预估上调10万桶至141万桶。

基本面利空因素:

虽然美国9月份商业设备订单意外下滑,连续两个月下跌,但依然难以击退美元涨势,数据公布后美元一度下滑但随后强劲反弹并刷新日高。美元走强令油价承压。

10月21日发布的EIA周报显示,美国商品油库存在过去一年内增长了1.65亿桶,或14.5%。美国原油库存同比增长9900万桶,或26%,占到商品油库存增幅的近60%。精炼油库存同比增长6600万桶,或不到9%,占到商品油库存增幅的40%,其中丙烷库存同比增长2000万桶,占到25%,而馏分油库存同比增长1930万桶,占到15%。高盛(Goldman Sachs)警告道,油价至2016年春季前将继续存在下行风险,因美国和欧洲精炼油库存目前处于纪录高位。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最新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802.8桶,分析师预计为增长390万桶。上周原油库存增长近760万桶,而过去4周已经累计增长超220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日内在维也纳举行的石油专家技术性会议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减产协议,会上OPEC成员国代表与非OPEC产油国代表就原油投资风险问题交换了意见。另一方面,以沙特为首的OPEC海湾成员国对支撑油价毫无兴趣,将继续维持高产来捍卫自身的市场份额。9月OPEC原油产量量环比增长11万桶,至每日3157.1万桶,创2012年以来最高,该组织过剩产量达到每日近200万桶。OPEC日均产量自去年11月开始实施高产策略以来已经提高了近150万桶。

美国和欧盟(EU)近期双双采取正式的法律措施,一旦伊朗满足与全球大国签订的核协议的条件,双方将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这些法律举措不会立即生效,但巩固了自7月签订核协议以来取得的进展。若要这些豁免条款生效,伊朗必须向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证明,该国已经像承诺的那样限制核计划。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Roknoddin Javadi表示,伊朗有能力在制裁解除后的1周内将原油日均产量提升50万桶,并在2021年提升至470万桶。此外,在伊核协议达成三个月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本周三首次表态支持该协议。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6.9%,超过分析师预期的6.8%的增长,但差于第二季度7%的增幅。3季度GDP环比增长1.8%,市场预期的增长为1.7%。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放缓至自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来最慢速度,增加原油需求担忧。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