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剩担忧及美元走强 油价10日继续下挫

   2015-12-11 FX168

77

核心提示:美国WTI原油1月期货周四(12月10日)收跌0.40美元,或1.08%,报36.76美元/桶。伦敦方面,布伦特原油1月期货周

美国WTI原油1月期货周四(12月10日)收跌0.40美元,或1.08%,报36.76美元/桶。伦敦方面,布伦特原油1月期货周四收跌0.38美元,或0.95%,报39.73美元/桶。供应过剩导致原油市场充斥着悲观情绪,同时美元走强也令油价承压。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36.52美元/桶,为2009年2月来最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最低触及39.51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356.8万桶,分析师预计为增加25.2万桶,目前库存量达到4.859亿桶,降幅0.7%。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日均供应量为1975.7万桶,较去年同期下滑0.6%。而美国上周原油日均产量环比下降3.8万桶至916.4万桶。

由于天气异常寒冷,能源生产强劲,法国10月工业生产意外反弹。此外,欧元区第三季经济季率增长0.3%,得益于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而欧元区12月经济信心也升至8月以来最高,受益于欧洲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虽然欧元区通胀情况依然不佳,但整体经济复苏形势尚可,将为原油需求提供部分支撑。

美国能源信息署月报显示,预计2016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减少57万桶/日,但上调2015年美国原油生产增速预估至63万桶/日,此前料为58万桶/日;预计2015年美国原油产量为933万桶/日,上月预期为929万桶/日;预计2016年美国原油产量为876万桶/日,上月预期为877万桶/日。EIA还上调2016年美国WTI原油需求增速预估至16万桶/日,此前料为12万桶/日;预计2015年美国WTI原油需求增速增加29万桶/日,此前料为33万桶/日。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10座至545座,过去14周内13周减少,为2010年6月来最低,表明美国产商仍在等待油价回升。而当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总数减少7座至737座,较去年同期减少1037座。目前的石油钻井数仅约为去年同期1575座的三分之一。

基本面利空因素: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月报指出,该组织产量达到超过三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1月OPEC日均产量增加约23.0万桶至3169.5万桶,为2012年4月以来的新高,伊拉克产量大增超过了沙特产量的小幅下降。伊拉克11月日均产量增加24.75万桶至430万桶;沙特日均产量则下降约2.5万桶至1013万桶。OPEC上周会议维持接近纪录的产量目标不变,试图通过此举将美国生产商挤出市场,尽管油市供应过剩已经压低油价。

美国11月进出口物价延续下滑势头,暗示该国的通胀依然疲软。此外,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5个月高点,打断了就业市场的稳定进步。尽管出现这样的增加,但是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依然保持在接近40年低点的水平。同时考虑到就业市场稳健,美联储(FED)恐无视通胀,“坚持”下周加息。美元走强令油价承压。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当周库存总量达到4.859亿桶,仍然接近4月录得的纪录高位4.9亿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的精炼油库存增加499.8万桶,预测为增加246.1万桶;美国原油日均进口增加27.4万桶。主要原油交割地,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库存增长42.3万桶。此外,精炼厂设备利用率下降1.4%,至93.1%。

中国11月原油进口达到每日665万桶,头11个月日均进口为661万桶,同比增长8.7%。另一方面,中国11月精炼油出口录得纪录高位410万吨,为历史上首次突破400万吨关口。中国精炼油出口量自年中以来一直呈现上涨趋势,自6月以来每月出口量均超过300万吨,而今年1月至5月的每月平均出口量为234万吨,表明中国原油进口中被转换成精炼油产品出口的比重正逐日增加,恐会降低中国原油进口对全球原油需求的提振效果。

气象数据显示,美国12月气温仍将保持在一个较为温暖的状态,甚至可能会迎来一个创纪录的暖冬。未来10日,美国仍将处于温和的气候中,4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存储将原地待命。同时,炼油厂利用率慢慢回升到了95%,这将让市场的供应显得更加拥挤。

俄罗斯欧亚钻井公司(Eurasia Drilling Company)数据显示,俄罗斯原油企业正在逐步增加钻探活动,为与OPEC之间的长期市场争夺战做好准备。虽然油价持续下跌,但俄罗斯产量依然在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卢布贬值导致的生产成本下滑和俄罗斯较轻的税收负担。同时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11月俄罗斯原油产量继续保持在后苏联时期纪录高位每日1078万桶。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