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已经充分预计到伊朗制裁周末会得以解除,但这一消息仍一度令原油市场承压跌破28美元/桶关口。在油市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阿曼率先做出表率表示将减产。此外,OPEC报告预计今年非OPEC产油国产量将锐减,油市供应过剩局面有望得以缓解。高盛等机构表示油市有望迎来企稳并恢复的曙光,新一轮牛市或将开启。本周市场再次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央行再放大招维稳人民币,此外明日公布的四季度GDP数据恐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国际原子能机构周六(1月16日)宣布,伊朗已经完全执行了六方会谈下的核协议框架内容。这意味着伊朗石油出口的一大障碍已经清除。伊朗石油部副部长Rokneddin Javadi随后表示,伊朗已下令每日增加石油产量50万桶,执行其制裁一解除即增产的政策。
“伊朗在制裁解除后每日产量可增加50万桶,且于今日下令增产,”Javadi表示。
尽管如此,分析师称伊朗可能难以迅速产量,因为其基础建设在多年来的停摆后受损,需要国外进行投资,而这将需要一段时间。
周日时,意大利Eni SpA执行长称,伊朗将需要吸引1500亿美元的资金,才能成为产油大国,而这不是瞬间就会完成的事。
伊朗原油回归加剧了投资者对于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担忧,亚市盘中,布伦特和美国原油双双刷新自2003年以来的低位,布油一度跌破28关口,最低触及27.67美元/桶,刷新自2003年以来的低位,随后小幅反弹。
野村证券(Nomura)驻香港分析师Gordon Kwan在最新报告称,伊朗解除国际制裁后,该国的原油出口将增加,这为油价带来进一步的潜在下行压力,预计油价最低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
巴克莱分析师称,“伊朗出口解禁来的时机非常不好”。自2014年中以来,全球供应持续过剩达每日100万桶甚至更多,已经打击油价下跌逾75%,自2016年以来已经下跌四分之一。
野村证券(Nomura)驻香港分析师关荣乐(Gordon Kwan)在最新报告表示,伊朗解除国际制裁后,该国的原油出口将增加,这为油价带来进一步的潜在下行压力,预计油价最低可能跌至25美元/桶。
由于油价跌势凶猛,而伊朗原油即将入市的现实又带来新的压力。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18种在美交易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的净空头头寸已增至202534张合约,创出了200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周之前净空头头寸为164203张合约。
CFTC数据同时显示,基金经理们持有的18种大宗商品的净空头头寸总和现已创出历史新高,空头持仓量在短短两周时间里便已翻倍。
Citi Futures Perspective能源分析师Tim Evans称,市场越来越意识到任何新增产出都将加剧原油供应过剩的局面,而需求不见改善也拖累了油价。
Altegris Investments Inc.驻加州投资组合经理Lara Magnusen表示,“市场悲观气氛相当浓厚。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当前中国发生的一切以及由此引发的颓势的蔓延感到非常担心。如今合适的投资标的并不是很多,做空大宗商品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Carsten Fritsch表示,不能排除油价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他警告,“油价很有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但不会比这低很多。”
产油国对于油价跌跌不休的走势忍无可忍。阿曼石油部长周一表示,阿曼准备将石油产能削减5-10%,并且“每个人都应当这样做”。他透露,“阿曼‘准备尽一切努力来稳定石油市场’。”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地区性产油国,日产能接近100万桶,但并非OPEC(原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一预估,因油价崩跌,今年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供应量将较预期大减,进而提振对OPEC原油的需求。
OPEC在报告中指出,在美国带领下,2016年非OPEC产油国每日供应量将减少66万桶。OPEC上月的预估为减少38万桶。
报告同时显示,OPEC成员国12月产量下降,令市场过剩的供应得以削减。
报告指出,包括新成员国印尼在内的OPEC 12月日均产量减少21万桶至3218万桶。
对冲基金Alexander Alternative Capital首席投资官Michael Corcelli也表示,很多人认为油价无法再继续下行,希望抓住底部机会。
咨询公司ESAI Energy董事总经理Sarah Emerson则称,产量下滑的迹象终将出现,市场将会迎来企稳并恢复的曙光。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在一份至客户报告中透露,今年的市场一大主题是“实际基本面的调整有望重新引导市场均衡,并激发新一轮牛市”。该行认为Nymex原油期货有望在7月之前反弹至40美元。Kolanovic表示,潜在的催涨因素之一是创纪录的空头头寸规模,此外,新兴市场回归稳定也可能促使需求回升,而产油国最终达成减产协议也是个重磅核弹。他说:“市场历史上会朝两个方向分道扬镳,油价有望向上攀升,或者标普500指数则将不断走低,甚至两种行情同时发生。我们认为,这一次也不会有例外,我们相信此前的差异将不断收敛。”
中国央行再出奇兵维稳人民币 GDP数据成市场关注焦点
中国央行周末的举动再次引发市场关注。中国央行表示,决定自1月25日起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措施不会影响境内人民币流动性,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公告证实了路透稍早的消息报导。受这一消息推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走稳收升。
中金分析师余向荣和梁红在周一发表的报告中写道,央行对境外人民币同业存款按境内标准开征存款准备金,将推高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有助抑制针对人民币的投机行为。
星展银行(DBS)香港的财库与市场董事总经理Tommy Ong周一在采访中表示,人行若剑指短期离岸人民币利率,那么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会很高,今早美元对离岸人民币远期点子也大幅攀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五承诺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此前一周,中国央行一再出手从香港市场买入人民币之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取得10月份以来最大周涨幅,在岸离岸价差大幅收窄。
除了通过中资银行卖出美元,中国央行近期已经多次采取措施,严控境内人民币流向境外市场套利。外媒称,央行前线干预抽水,后方堵截来水,造成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严重失血, 上周二香港人民币隔夜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至66.8%的纪录水平。
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 Ltd)驻新加坡分析师谢栋铭在采访中表示,央行对境外人民币同业存款按境内标准开征存款准备金的政策,直接目的是对之前控制人民币资金流出套利的延伸,间接结果是减少为境外做空者提供弹药。
周二中国将公布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率和年率,以及2015年GDP年率。对此路透报道预计,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料录得25年来最低全年增长率,因工业产出放缓且投资疲软,这些消息可能是欧洲央行(ECB)和加拿大央行(BOC)政策会议上的讨论焦点。
彭博上周五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预期中国第四季度GDP环比增加1.8%,同比增长6.9%。路透报道指出,中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率可能自第三季度的6.9%降至6.8%,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与此同时,全年经济增长率料为6.9%,创下25年来最低水准。
201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7.0%、7.0%和6.9%。
习近平去年11月初在定调未来五年经济增速时称,在处理“化解产能过剩”等艰巨任务中,允许一定程度的经济放缓,但无论如何不能威胁“到2020年经济增速不低于6.5%”的目标。
路透调查的分析师表示,由于中国内外需迟滞、投资疲软、工厂产能过剩,以及地产库存偏高,使得经济扩张受到抑制。
路透指出,中国自2014年11月以来已降息六次,疲软数据支持中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并暗示人民币还会再度贬值,以拉抬企业获利能力。然而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将让中国的通缩压力转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已深陷物价成长贫乏的困境,油价跌至12年低位则加剧了物价低迷的问题。
经纪商Natixis分析师Nordine Naam表示,“人民币陷入恶性循环,只会导致人民币进一步的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程度的担忧,可能刺激资本外流,进而使得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至中国央行对其贬值似乎是听之任之。”
中国政府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为至少6.5%,但这可能需要更多次的降息、增加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支出,以及减少对降温地产领域的控制。
荷兰国际集团(ING)预期中国当局将限制国际资本流动,并紧缩系统性监管,如此中国央行(PBOC)才能进一步降息,而不会对人民币进一步施加贬值压力。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策略师Albert Edwards表示,“投资者向人民币贬值对西方市场的意义妥协。这意谓着全球性通缩和衰退。在这种输入型通缩的压脉器作用下,西方制造业将受到箝制。的确,美国制造业似乎尤其严重受挫”。
路透报道进一步指出,尽管近几个月来主要央行对中国的担忧有所消退,2016年伊始市场动荡可能促使中国疑虑再度升温,尤其是油价再次挫跌。
欧洲央行(ECB)于2015年12月降息并延长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的首次会议将于周四(1月21日)登场,预计将按兵不动,但可能表达对新兴市场前景的担忧。
报道进一步指出,但目前欧元区经济活动依旧持坚,区域内消费和工厂活动支撑经济增长,抵销了出口前景走软的可能。欧洲央行几乎没有时间评估近期一连串举措的影响力,表明央行可能会等到年中才会再次采取行动。
巴克莱表示,“我们预期欧洲央行将在2016年进一步放宽政策,因通缩压力恶化。然而,我们认为在6月前可能不会推出新的举措,除非欧元又有一轮的升值或通胀预期进一步大幅下滑。”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