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统筹规划新能源 未来15年三步走

   2006-04-28 中国改革报黄天香

59

核心提示:“十一五”实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实现产业规模化,2015年以后大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消费

“十一五”实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实现产业规模化,2015年以后大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消费量将占到全部交通燃料的15%左右
  国家发改委近日就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作出三个阶段的统筹安排:“十一五”实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实现产业规模化,2015年以后大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消费量将占到全部交通燃料的15%左右,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燃料产业。

  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此前,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提出:2010年生物燃料年替代石油200万吨,2020年生物燃料年替代石油1000万吨。

  石油能源遭遇“价格合围”

  “近一个多世纪来,石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能源,有‘现代社会血液’之称。它不仅仅是能源之母,还是纺织、电子、化工、材料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基础原材料。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性需求的飙升,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燃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据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全球石化类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分别为石油39年、天然气60年、煤211年,而其分布主要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专家测算,我国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很可能在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年,就是石油供给丧失平衡的“拐点年”。

  不仅如此,国际市场油价日高一日,目前每桶已突破70美元。美国高盛公司预测,油价最终可能达到每桶105美元。更有专家分析,发达国家将把石油价格不断推升,以此作为压制中国、印度等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手段。巨大的国际采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

  高油价给我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据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2004年一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我国额外支付外汇8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我国2000万待业职工一年的低保费用。

  生物质能源:唯一可储存的再生能源

   [page_break]  “生物质能源是我国仅次于煤与石油的第三大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耗中约占15%,是唯一可运输并储存的可再生能源,既可作为燃料,又可发电。” 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创之介绍说,生物质能源目前主要用于发电和转化为“绿色汽油”与“生物石油”。

  据吴创之介绍,全世界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能约为50亿吨,其中仅1%用作能源,但它已为全球提供了14%的能源,并成为世界上15亿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据了解,目前许多国家提出了生物燃料发展目标。如欧盟提出,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交通燃料的份额达到6%;美国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燃料中的比例达到20%;瑞典提出,2020年之后利用纤维素生产的燃料乙醇全部替代石油燃料,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平凯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50%有机化学品和材料来自生物质原料。

  据介绍,我国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为缓解能源压力,我国政府未雨绸缪,有关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产业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在生物质能加工转化及相关环保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

  吴创之认为,我国完全有条件进行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规模工业化和产业化,可以在2020年形成产值规模达万亿元,在“石油枯竭拐点”形成部分替代能力。

  石油替代产业前景非常看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再次预测,到203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3.9亿辆,约为现在的20倍。

  吴创之说,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石油延伸替代市场将非常可观。据称,安徽丰原集团在宿州建设的世界第一个生物质原料乙烯生产厂,年产2万吨。该厂负责人吴玉熙说,当原油价格在每桶35美元左右时,企业即可有利润;当石油价格到40美元每桶时,吨产品利润可达5000元;原油价格超过50美元一桶时,吨产品利润可达8000元,利润率高达35%以上。

  像种粮食一样种植能源作物

  为实现“三步走”目标,国家发改委建议近期抓紧开展四项工作:一是开展可利用土地资源调查评估和能源作物种植规划;二是建设规模化非粮食生物燃料试点示范项目;三是建立健全生物燃料收购流通体系和相关政策;四是加强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和产业体系建设。

  “可以预见,未来能源作物会像粮食作物一样,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生产、收购和流通。” 吴创之说。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