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产能过剩 发改委调控尝试与市场接轨

   2006-04-30 经济观察报佚名

49

核心提示:对于“过剩”的判断,国家发改委有了全新的诠释。  “我们说的过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过剩而是结构上的过剩

对于“过剩”的判断,国家发改委有了全新的诠释。

  “我们说的过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过剩而是结构上的过剩,只有过剩才有竞争,经济才有活力,过剩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征……”4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朱宏任如此表述。朱是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

  第一次在这样的正式场合,国家发改委对“过剩”的正面作用予以认同并加以阐述。

  一个产业是否“过剩”、在何种程度上“过剩”,直接关系到国家对这个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部分行业因为“产能过剩”,一度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

  这种定性的变化,可能预示着市场化调控正越走越近。

  “担忧”过热

  从4月24日的这次会议透出的信息来看,尽管新的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开始,但其在力度将会更加温和,手段将更加市场化。

  朱宏任说,不能笼统地说要采取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要针对新的突出问题,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而且“还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

  这样的温和态度还表现在对一季度10.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解读上。尽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也大大超过了大部分人对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期,但至今为止,官方也只是表示“关注和担忧”,还没有下过经济己经过热的明确判断。

  朱宏任说,一季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猛,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这个速度在长期看来是快了,但仅从一个季度还不能轻易对全年的形势下判断,因为经济周期本身也有波动,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又提高了技术水平投资,但从长期看,这个需要“高度关注”。 宏观调控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郑京平说,这样一个增速仍处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长区间之内,基本正常,只不过在潜在增长区间的上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说,总的倾向还是不使用大力度的宏观调控措施,保持政策的连贯与稳定,对经济中的新问题实行“微调”。其实一季度保持9%就不错了,这么快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受不了。

  “行政性产能过剩”

  发改委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对突出问题进行调控的同时不给整个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带来“硬伤”。

  目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已经让发改委难以容忍,朱宏任所开列的四大问题之首就是一些地区、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全国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有16个,制造业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40%的就有16个。

  在大半个中国都在超过35%以上的投资增幅增长时,“少数地区出现落后项目又在死灰复燃的情况”。

  而与以往的经济增长过快时不同,今年的几大支柱行业都出现了利润大幅度缩水的情况。

  一季度钢铁利润下降57%,化纤业下降了21%,石油加工环节亏损了98亿元,平板玻璃业从去年同期利润2.8亿变成了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6.2亿。

  与此同时,利润继续向少数资源型产品集中,一季度利润增幅前三位是有色金属业增96.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等)增87.7%;石油开采增64.5%。

  

[page_break] 产能过剩被发改委认为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在4月24日当天发布的三份关于水泥、铁合金、焦炭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显示,铁合金的产能2113万吨,2005年国内消费量仅930万吨,产能利用率48%;焦炭产能3亿吨,国内实际消费量2.3亿吨。

  但朱宏任说,现在的过剩不是市场竞争导致的过剩而是行政上造成的过剩,因为追求GDP增长而过剩,在垄断性行业,由政府扮演投资主体所导致的过剩,其竞争相当不规范,落后能力急剧形成,应该予以淘汰。

  “指导意见”


从4月24日开始,国家发改委相继推出了水泥、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四个行业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而年初开列出的五大严重过剩行业和六个潜在过剩行业相关的调整意见都会陆续推出。

  但是发改委所下发的仅仅是“指导意见”,严格的来说并不具备强制性。

  有业内人士说,1998年、1999年时要淘汰五小产业,具体淘汰名单都发了,职工安置等补偿机制也都有了,都是中央拿钱,但是淘汰还是很困难。

  而不断地“限小”,有可能会使效果走向反面,一是小企业联合做大,二是本来没必要做大的企业也要把规模做大。这反而又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

  据本报了解的最新消息,发改委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今年要淘汰200立方米以下,20吨以下电炉,淘汰5000万吨钢和6000万吨铁;尽管这距离淘汰1亿多吨的“落后产能”还很遥远,但发改委人士说:“这个任务已经很艰巨了,希望各地政府能够贯彻”。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