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价改迫在眉睫 2007年中国将进入高成本时代

   2006-05-16 中国产经新闻佚名

48

核心提示: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表示,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淡水、能源、

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表示,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20多年的粗放型发展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潜在威胁。更重要的是,我国的资源价格长期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冲动,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中国资源价格必须改革”。5月11日上午12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研究员(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另有经济观察家表示,中国资源价格2007年将面临集体“放卫星”,“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进入高成本时代。”

  资源价格改革迫在眉睫

  张研究员认为,“我国的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以前包括政府、企业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经济发展压倒一切,只有先把经济发展上去,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但是,粗放式的发展以及对资源劫掠式的开采 已经恶果显现:由于资源短缺,铁矿石价格谈判主动权在外国公司手中,中国钢铁业可以说任人宰割。还有,中国每年进口将近2亿吨原油。中国地大物博的说法已成过去式,中国不折不扣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

  新近出版的《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指出:尽管资源约束并非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障碍,但目前面临的资源约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中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不到3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00立方米左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左右,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能源缺口十分巨大,其中,仅煤炭就短缺8000万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1%增加到2005年的42.9%。

  到202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中国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越来越突出。

  更重要的是,能源短缺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长期现实问题。因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

  [page_break] 上面的经济观察家说“资源短缺与价格机制的不合理是资源价格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资源价格杠杆亟须发挥作用。而让资源价格发挥作用就是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市场化,如此,才会解决诸如电煤价格等顽症。”。该观察家举例,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平衡的国家,缺水的城市有300多个,缺水地区几乎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但就是在这样现状下,一方面水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一方面很多地区吃水都困难。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必须要通过价格因素体现出来。

  高成本时代中国经济如何发展

  上面的经济观察家表示,资源价格的改革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些产业,也并不是仅仅解决资源价格过低的问题。这是因为,资源价格的改革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我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有关。资源价格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水价上涨,就会对用水大户啤酒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资源价格改革带来的高成本并不是一件坏事,中国企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这个痛苦的煎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研究员认为,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他认为,克服高成本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必须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资源分布格局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淘汰资源浪费高的产业、企业,发展资源消耗小的产业、企业;二、企业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必须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来提高产品价格,以化解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三、提倡节约型经济摒弃粗放式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爱护资源的氛围;四、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投入,确实解决因资源价格改革所带来的生存成本上升的压力。

  但是,针对由于资源价格改革进入高成本时代,张研究员认为,资源价格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考虑民众承受能力、社会承受能力。这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等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资源价格的改革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步到位”。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平也在“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表示,2007年将在石油价格、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煤炭价格及土地价格等六大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坚持“适度、稳妥、择重、衔接”的原则,不会集中出台涨价措施。如此,资源价格的改革才能预防“物价上涨的骨牌效应”诱发通货膨胀。

  “2007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高成本时代的开启将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将彻底改变我国企业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促进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激情,从而以核心技术的拥有提升竞争力。”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