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亿美元炒油价 商品市场牛熊对抗尖锐

   2006-05-30 上海证券报朱周良

60

核心提示:9000亿美元炒高原油期货  影响油价的因素日渐走向多元化,未来国际油价的波动必然会越来越剧烈。更令人关
9000亿美元炒高原油期货
  影响油价的因素日渐走向多元化,未来国际油价的波动必然会越来越剧烈。更令人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已经出现随油价走高而同步上升的情况

  

  高油价的背后“元凶”到底是谁?是西方国家一直叫嚣的“中国因素”?还是肆意投机炒作的对冲基金?抑或伊朗与美国的核问题之争?昨天,在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举办的“第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金属与能源市场)”上,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和官员给到场的近千名听众一一作出了解答。

  从2002年的20美元,到现在的70多美元,油价如此疯涨,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原因来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能源的强劲需求、捉襟见肘的炼油产能、过多游资带来的炒作、越来越频繁的地缘政治不稳定性以及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等等,这些多元化的因素共同促使原油价格走高。这也是昨天出席会议的国际能源机构、美林证券、纽约商交所以及BP等国际机构和企业的共识。

  大致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析高油价的诱因:供、需以及其他因素。

  从原油供应来看,主要也有三点。首先一点就是剩余产能不足的问题。据美林证券的资料,欧佩克国家的产能利用率已由1993年的90%提高到目前的100%上下,这严重制约了该组织通过增产平抑油价的功能。其次,炼油产能不足的状况也很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以往在炼油上的投入不够,而新的炼油厂投入使用尚需时日;另外,因飓风等自然灾害而不定期地导致炼油厂被迫关闭,也是影响炼油产能的一个因素。当然,自然灾害不仅影响炼油,也会给原油开采带来阻碍,因此,这也是影响原油供应的重要一点。

  而在需求方面,所谓的“中国因素”一直是近期西方媒体大肆渲染的高油价“真凶”。但这一点被与会专家和学者一致否认。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13亿人口进口石油1.68亿吨,韩国4800万人口进口1.3亿吨,日本1.3亿人口进口2.6亿吨,美国2.8亿人口进口6.4亿吨。相比之下,中国进口并不算多。原油需求方面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经济增长并未随油价的走高而减弱,反而出现了同步上升的情况。譬如在2003年,许多人都认为,一旦油价达到40美元,全球的GDP都会降低,但事实情况是,现在油价已达到70美元高位,而全球的GDP增长不仅没有减速,反而有加快迹象。GDP的增长必然反过来刺激原油需求。

  除了基本面因素之外,其他一些“场外”因素同样牵动着油价走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当属以对冲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来自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去年以来,有8500多家基金的9000亿美元资金利用各种题材炒作油价。在新一轮的油价飙升中,对冲基金理所当然成了千夫所指。但也有许多与会专家为基金做了辩护。他们指出,对冲基金的参与确实加剧了市场波动,但却不应该对这么高的价格负责。此外,日渐频繁的地缘政治动荡也是油市面临的一大风险,特别是类似伊朗、沙特阿拉伯以及尼日利亚等产油大国。围绕伊朗核问题的争端一度被视为前期油价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出席此次衍生品论坛的能源业界人士都认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油价早已脱离了最早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的阶段,任何一个或多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油价,从这个角度看,尽管预言未来油价走势难度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际油价的波动必然会更加剧烈。

  专家怀疑投机者借中国因素炒作有色金属

  “中国因素”已经被人为放大,仅凭中国购买这个因素是无法支撑目前的铜铝价格。在昨天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衍生品论坛金属分会上,有关“中国在全球铜铝市场地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多位海内外金属商品期货专家围绕“中国因素是否被放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近两年,国际期铜、期铝价格暴涨。铜价从每吨4400美元一路飙升至8800美元,铝价从每吨2265美元,上涨至3300美元,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一时间,“中国的巨大需求引发金属飞涨”、“中国因素推动铜铝价格”成为了市场上流行的说法。事实上,中国铜的消费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原铝的消费也在2005年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更是加剧了对铜铝的需求,据出席论坛的专家预计,包括电力、电线电缆、家用电器、交通、建筑等行业在2006年对铜的消费还会增长,对铝的需求也相当之大。有分析师甚至认为,仅凭中国自行开采,根本难以满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中国进口大量的铜、铝,才使得金属价格急速上扬。

  然而与会专家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北京安泰科信息开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中奎在金属分会上指出:“中国因素被放大了。”据王中奎分析,中国的消费确实在增长,但是中国的因素没有市场上所说的那么大。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铜类消费同比增加9%,欧洲也有近似的增速,而中国铜铝消费的增速还不到9%。王中奎怀疑,“是不是基金、投机商贸易商借中国因素在炒作,我不知道。”

  Sempra金属有限公司经济学家约翰坎普在论坛金属分会上也强调,“中国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宜被炒作、夸大。约翰坎普表示,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铝的生产、消费水平突飞猛进,产能和消费水平均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铝的生产消费占世界总比重并不大,换句话说,领先第二名并不多,不足以对世界铝价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是对铜铝需求最大的四个国家,这其中由于中国的经济形势最好,因此被提高到了特殊的位置。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真如会议专家所言,“中国因素”相当有限的话,那么支撑高昂铜价、铝的最大理由就站不住脚。加之近来金属商品价格频繁震荡,铜铝期货价格令人难以捉摸,投资者面对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第二届中国衍生品论坛上,很多专家学者也认为铜铝价格已经到顶。但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铜铝价格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涨幅。如今空头论再起,效果究竟如何,尚待时间考验。

  ■观点

  短期内铜价仍将继续走高

  考虑到即使在价格飞涨的情况下,铜生产企业愿意扩大生产规模,这种项目上马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供需矛盾。供需情况现在非常紧张,而且库存不足,因此有很多投机者就入市了,现在这个市场上可以说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机构投资者。

  而且考虑到现在这个价格持续走高,很多基金投资者,都采取了增仓的措施。所以说现在大量基金的入市可以使我们非常有信心地说,从短期来看这个市场仍然将继续走高。

  铜铝有可能暴跌

  首先我们要做好这个准备,就是市场可能有好有坏。我刚才看到了一篇报道说在铝的期货历史中,10次价格飞涨,其中有8次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两个月当中。再来看铝期货历史上出现了十大价格暴跌的交易日,在过去大概半年当中只有发生过一次。这意味着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飞涨的同时,也可能看到暴跌。

  如果我们今后几年重新回过头来看看铜和铝的价格,比如说今天的铜是每吨8千美元,而铝是4千美元。过几年我们看到这个价格是非常高,但是在今后这个价格是非常便宜的。 

  基金会不断进入石油期货市场

  我现在已经不在我的价格预测当中考虑欧佩克这个因素了,我觉得他们不具有什么影响力。

  NYMEX的未平仓量目前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手了。各种各样的基金,他们不断的进入这样一个新的石油期货市场,如果这个需求不断的发展的话你可以看到未平仓量和价格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价格不断的升高,未平仓量会不断的增加。

  石油价格一定会往上走

  石油价格未来会一直的波动,而且价格会走一个高位。如果整个市场一些利空的因素在继续发挥作用,整个价格一定会往上走,一直持续到2009年,还有汽油也是如此,我们认为汽油还有其他的成品油都会波动。但是要记住,天气、恐怖主义活动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对石油的需求非常强劲

  一直到2010年,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都非常的强劲,因为其中很多的风险,包括投资成本,而且在美国墨西哥湾还会出现新一轮的飓风,这使我们感到非常的担忧。

  而且精炼产能在一段时间内还要保持紧张的趋势,还有升级产能保持一定的需要。同时为满足运输使用的需求,可以看到燃油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欧洲现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柴油替代计划,车队采用柴油的份额上升,这使得柴油的供应也日趋紧张。

  褚玦海:积极研究石油期货

  在昨天举行的第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上海期货交易所石油期货上市工作组组长褚玦海表示,正在积极研究石油期货。

  褚玦海说,上海期货交易所在积极研究石油期货,逐步地体现石油期货功能。对于石油期货,他同时表示,亚洲的确需要一个定价中心,要有一个价格的标准,亚洲各国都有良好的心愿和它的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据介绍,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自2004年8月25日面市以来,发展平稳,规则也经受了很多的考验。持仓的规模也是逐步地增加。褚玦海预计,随着燃料油供应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投资者提供的便利性越来越高,燃料油持仓的规模还会有所增加。

  褚玦海透露,燃料油期货上市以来,共有九十多家的会员参加,各方面的机构越来越多,特别是石油企业参与面越来越广;而且比较可喜的就是说燃料油期货和现货的价格良性互动,通过一些实质的研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价格对现货的指导性越来越强,相关度越来越高,而且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预先发现性也越来越好。

  褚玦海还表示,石油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不仅仅原来的传统企业、生产流通消费企业等越来越参与这个石油市场,同时基金、大型银行的参与也在这个十多年里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情况。这几年基金管理的资产越来越庞大,参与这个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十几年增加了十多倍,汇丰银行的统计显示目前达到了92亿的资产。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