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属于过去 中国处能源战略重大调整关键时期

   2006-06-02 中国经济时报范思立

51

核心提示:“姑且不论过去取得的非凡成就,当前趋势指向一个不可持续的未来。”在《机不可失: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姑且不论过去取得的非凡成就,当前趋势指向一个不可持续的未来。”在《机不可失: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的首页醒目位置,如是评价当前中国能源形势。基于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和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基础设施局从2002年开始,围绕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对中国能源战略和政策提出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在推出这份研究报告之际,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和世界银行共同主办的国际能源研讨会也于6月1日同时召开,海内外能源领域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官员和能源企业代表汇聚于此,就中国的能源形势、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国际能源的供求形势,国际能源市场的格局和走向,双边和多边的国际能源合作等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和激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在会上表示,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增长较快,受到了国际社会关注。我国在加强能源供给能力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立法进程和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但是,谢伏瞻同时指出,中国能源领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国内石油天然气能力增长比较缓慢,增长潜力较小,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存在着长期上涨趋势;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主要工业品的单位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能源生产和先进节约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技术和制度障碍;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正在加剧;能源领域法规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政府的能源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健全;国有能源公司化改革没有完成,国际能源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不注意解决将会危及我们取得的成就并导致未来发展不可持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忧心忡忡地指出,根本问题是结构性的,起因于对资源有效利用的激励不足,甚至有些是完全缺位的;缺乏能源与环境的整合、技术创新上的不够明确;人员不足和经费短缺,使政府机构无力确保能源部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得到充分、完全的实施。

  冯飞认为,中国能源问题面临三大挑战。首先,“十五”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是我国能源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1980—2000年的单位GDP能耗,与相同或相近的经济体如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比较,我国的能源密度与之相当,甚至还要低。但是,近几年出现了能源密度上翘的情况,特别是在“十五”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超过了1。如果要按照这样一个趋势放任发展,能源消费将迅速攀升到难以满足的程度,有进入高能源密集度发展模式的风险。如此大的消费量,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根本难以承受。

  [page_break] 第二个挑战,能源安全和外部冲击。能源安全进一步突出,特别是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我们国内由于受资源禀赋的限制,中国石油国内产量最多在两亿吨。到2020年,按照最低方案预测,石油消耗总量将在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从总量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从增长水平来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的石油消费增长率。国际市场不断高企的油价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是他们的2.35倍。

  第三个挑战,大规模不受节制的能源需求将导致不可接受的能源环境成本。现在主要污染物排放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损失占GDP的比例在3%—7%。

  “同时,中国处在能源战略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如果丧失这个机遇的话,将失不再来。”冯飞强调,应该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来实现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是协调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及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针对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冯飞提出了八个主要的政策建议:制定统一、一致、综合的能源体系,避免能源之间打架,要增强能源之间的协调性和综合性;把提高能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定位;加强能源机构的建设,强烈建议建立能源部,还要进一步完善能源的监管机构,对于一些节能的机构也应该建立和加强;要发挥价格合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建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激励政策;引进开发先进的能源技术和清洁煤炭技术;拓展国际和作,降低利用国外资源的难度;减少针对性措施对社会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调整价格、完善税收政策可能会对低收入群体产生负面的影响;要形成统一的国家政策目标,全社会要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给予高度关注。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