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香港一些媒体纷纷刊登了一条消息,称“美国施压,中哈油管开闸无期”。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随即对此进行了求证,据中石油内部人士证实,中哈石油管道的确尚未正式开闸通油,但是原因却和香港媒体的报道有些出入。
目前只存在小的技术问题
香港媒体援引一名中石油工作人员的话说,“5月25日已经抵达新疆阿拉山口的哈萨克斯坦原油,目前仍被困在中国境内的阿拉山口计量站原油出站12105号阀门里,中哈石油管道的正式输油仍然没有确切的时间表”,“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哈石油管道最后一道闸门迟迟不能打开,是由于美国的施压”。
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中石油石油管道方面的技术专家。这位专家称,早在油头到达之前,为了确保接受哈原油一次性成功,中方技术人员就对储油罐及管道设备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维护,中方完全具备接油条件。但是目前由于中哈两国相关部门的海关计量标准不同,双方为此正在密切磋商谈判,所以在未达成一致意见之前暂时还不能开闸通油。另外,由于管道内的原油经过长途输送,新建成的管道又是第一次使用,所以油头可能存在部分杂质需要过滤处理,这也需要一段时间。据介绍,在中哈双方的努力下,这两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管道也将正式开闸输油。谈到是否存在外部因素影响,这位专家称,“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中哈油管的确触及美国神经
哈中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于2004年9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竣工投产,今年5月起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注油。该管道最初年输油量为1000万吨,未来年输油量将达到2000万吨。作为中国第一条陆路能源进口大动脉,这将有利于促使中国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进口国,中哈石油管道却触及了它的敏感神经。据专家介绍,这条输油管道在建设过程中,的确曾受到美国的百般阻挠。“但是现在管道已经建好,油也注了,现在再阻挠,意义不大。”一位分析人士对本报说。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在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媒体上也并未看到“美国又对中哈石油管道施压”的相关报道。
美建巴杰管道争中亚能源
事实上,美对哈的主要战略是:绕过俄罗斯,开辟一条里海石油直接出口西方的新线路。这点从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及副总统切尼今年访哈时的表态就可以看出。两人访哈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加强美哈在石油领域的合作,特别是里海石油开发问题,具体落脚点就是敦促哈尽快加入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下简称巴杰管道)。巴杰管道号称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在美国一手操办下建成,美国希望借助其打破俄罗斯对里海石油出口的垄断局面,为里海地区石油生产国提供一条不受制于俄罗斯的运输管线,使里海地区成为美石油天然气的可靠来源,更希望借此帮助外高加索及中亚诸国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
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工业公司和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关于哈接入巴杰管道的谈判早在2002年11月就开始了,此前修建的“阿克套―巴库”管线就是为把哈石油运往里海做准备,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筹划修建由阿克套到巴库的海底输油管道。但是哈政府三年以来一直迟迟没有签署最终接入协议,这让“吊着胃口”的美国和阿塞拜疆一直很着急。今年5月5日在巴库召开的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和政府首脑第九次峰会上,阿塞拜疆总统阿里耶夫甚至表示“不等了”,声明阿有能力单独依靠自身石油确保巴杰管道在2008年前正常运转。但显然这是“气话”,因为以初期5000万吨的输油量计算,阿的石油产量只能使管道维持二三年,到2008年后只有依靠哈石油才能使巴杰管道继续运转。
直到最近,哈接入巴杰管道问题终于尘埃落定。6月17日,在亚信第二次元首峰会前夕,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与阿塞拜疆总统阿里耶夫正式签署协议,标志着哈终于加入了巴杰管道石油出口项目。哈将通过该管道每年出口原油750万吨,未来将达到2000万吨,美国对此非常满意。但是此间人士都认为,哈萨克斯坦不可能在能源问题上全听美国的,哈的国家利益在于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向中国供油符合它的国家利益。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