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能源紧缺的严峻挑战,能源界深刻认识到:“能效是一项巨大、廉价、清洁的资源,能效优先应成为长期的国策以应对能源供给压力。”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在能效方面的投资呈递减趋势。“中国需要新的措施,以补充更加严格的能效标准”。
在6月24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球能源效率合作的障碍与机遇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欧亚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讨论了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的能源安全和效率等问题。
降低工业耗能是提高能效的关键
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单位GDP能耗的预期目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高耗能工业的能耗水平是否会较大幅度下降;在产业构成中,服务业的比重能否明显上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在会上开宗明义。
“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4%,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关键是降低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吕政指出,在工业消耗的能源中,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火力发电、石油加工与炼焦工业等高耗能工业部门。
国家能源办战略规划组副司长江冰也持类似观点:产业结构中高耗能的第二产业比重偏大,低耗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一个国家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接影响着该国能源效率的高低。”目前,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工业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且高耗能重化工业比重高,工业化仍以量的扩张为主,而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0.3%)明显偏低,与世界平均水平63%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中国能源效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
对此,吕政有更具体的分析:“中国高耗能工业综合能耗显著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型企业的比重低。”
吕政说,“大量中小企业难以采用技术先进的大型设备,能源的综合、循环利用率低”。以炼油工业为例,中国炼油厂的平均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42%,日本的32%,韩国的15%;在钢铁工业领域,中国钢材生产能力虽然已接近4亿吨,拥有650多家炼钢企业,但平均规模只有60万吨,大型钢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只有50%左右;有色金属工业、火力发电、水泥等高耗能工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能效的区域比较
对中国更具现实意义
“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国能源效率的水平与节能潜力,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效率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些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过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差距也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逐步消失。因此,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只为中国能源效率的改进提供了一个理想值。”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史丹研究员对能效比较的认识另辟蹊径。
史丹表示,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目的就是找出在当前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中国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能源效率水平以及中国各地区向国内能源效率最高水平逼近的路径,“然而,我们大多忽视了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以及缩小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对中国提高能源效率的现实作用。”
史丹认为,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是中国能源经济效率较高的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经济效率有较大的差距。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部与西部,均有进一步提高能源经济效率的潜力和可能性,但是,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潜力并不相同。
东部地区能源经济效率虽然总体水平较高,但是内部差异却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就是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提高能源经济效率的关系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东、中、西部能源经济效率差距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从能源供需状况来看,能源资源比较贫乏、依赖于外部能源供应的东南沿海省市能源经济效率最高,能源资源比较丰富、能源产量较大的省区反而是中国能源经济效率较低的地区。
如何出牌?
“中国尽管在改进能源效率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但改进能源效率的潜力仍然存在。”与会专家对此认识趋同。他们认为,中国应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从管理、技术和结构三个角度,在改进能源效率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江冰表示,中国将加快《能源法》的制定颁布,能源管理的全部纳入法制化管理,并长期贯彻执行。此外,还将修订《节约能源法》,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节能管理,改进能源效率。
史丹详细讲解了可行措施: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能技术,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与技术标准。对采用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的企业单位,给予多种形式奖励。制订合理的能源价格,一方面要有效地促进能源生产与流通,另一方面要有效地抑制能源的过度消费。不但要完善能源资源税收与节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还要优化高耗能项目的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原材料供应、交通条件、市场需求与项目所在地的能源效率问题,减少在能源经济效率低的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加强市场监管,打破区域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强金融、通讯、信息咨询等市场体系的建设。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