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由石油的稀缺而引起的煤炭稀缺应控制煤制油规模

   2006-07-11 世华财讯肖妤倩

54

核心提示: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伯强博士表示,大规模地把煤转成油,势必对中国煤价产生影响,因此而对中国来说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伯强博士表示,大规模地把煤转成油,势必对中国煤价产生影响,因此而对中国来说,控制煤制油规模的另一个意义是,不能由于石油的稀缺而再引起煤炭的稀缺。

据第一财经日报7月11日报道,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伯强博士表示,高价位反映的是石油需求预期以及相应的稀缺性,与其开采利用成本无关。

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70美元左右一桶,但是世界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成本至今仍然很低。欧佩克的产油成本仅为6美元/桶,全球平均还不到15美元/桶。

如果美国石油需求也通过煤制油来自我满足,世界出现对于石油供需放缓的预期,那么,石油的稀缺性降低,石油价格将会大幅下降。林伯强表示,这对于资本密集型、投资巨大的中国煤制油项目,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因此,煤制油很可能也是一个陷阱。

此外,煤制油项目发展中,必须满足煤炭储量丰富、技术成熟、资金雄厚,还有水资源充足等条件。林伯强认为,这些方面,中国都不如美国,在煤制油的项目规模上,中国不应该跑到美国人前面去。

根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2004年6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人均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计算,中国的煤炭资源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

但林伯强却认为,对于中国煤炭的稀缺性,目前认识还不充分。实际上,在过去5年内,中国煤炭消费已经翻了一番,2006年将达到22亿吨。而且,中国煤炭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相对较少,依照目前的煤炭产能和利用方式,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30年。

因此,林伯强认为,大规模地把煤转成油,势必对中国煤价产生影响。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煤炭需求的较快增长,近年来煤价增长过快的情形可能会继续重演

如果上述情况重演,除了对煤制油项目有重大影响,煤制油的成本会相应加高外,对其他用煤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有负面影响。而对中国来说,控制煤制油规模的另一个意义是,不能由于石油的稀缺而再引起煤炭的稀缺。

同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也不支持煤制油的大规模发展,煤制油不是新能源的发展趋势,而且,中国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的60%,所以以一种稀缺资源代替另外的稀缺资源,代价很高。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