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格局短期难改 航空公司“高处不胜寒”

   2006-08-24 上海证券报袁小可

50

核心提示:居高难下的航油价格带来成本的大幅增长、燃油税开征票价竞争却依然激烈……已发布中报的航空业上市公司都无
    居高难下的航油价格带来成本的大幅增长、燃油税开征票价竞争却依然激烈……已发布中报的航空业上市公司都无奈地透露出同样的忧虑。

    今年上半年,上海航空亏损1.63亿元,南方航空亏损8.35亿元,山航B亏损1.35亿元,只有海南航空一家逆势盈利2080万元。尽管行业旺季已经到来,但业内分析人士却表示,受油价继续上涨预期、运力供大于需等内因素制约,航空上市公司业绩短期仍难实现质的飞跃。

    航空上市公司感受到的是“高处不胜寒”。

    两大难题仍未解决

国航“一飞冲天”给国内航空业带来了希望 资料图

部分航空上市公司2006年上半年业绩情况一览

   代码   名称   每股收益(元) 净利润(万元)
  600221 海南航空  0.0059     2080
  600591 G上航     -0.15     -16327
  600029 南方航空   -0.19     -83500
  200152 山航B   -0.34     -13579

    据中国民航总局发布数据显示,二季度由于机场取得较好业绩,全行业盈利7亿元,但航空公司亏损4.3亿元。今年上半年民航全行业亏损6.4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25.7亿元。

   航油价格成为吞噬公司利润的黑洞。上半年,国内外航油价格持续上涨,出厂平均价格将较2005年全年平均价格至少上涨20%。南方航空上半年主营成本同比增长29.7%,增幅大大超过主营收入;海南航空由于运营成本增加,导致主营业务利润率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申银万国研究员李树荣表示,航油在主营业务成本中比例已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至40%以上,毛利率不断下滑。尽管民航总局在酝酿“机票燃油附加费和航油价格联动”的政策,但是在国内航空运力即将进入供大于求的状况下,燃油附加费并未对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同时,尽管上半年各公司国内航线周转量和客座率保持了可观的增长,但是实际票价水平却并不理想。李树荣表示,上半年国内航线的燃油费从4月1日开始上调了50%,但恰恰是从4月开始,国内航线的票价指数同比有明显下滑,而国际航线票价指数上半年则有明显上升。

  国航海航成为亮点

    业内人士预计,国航与海南航空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将是上市公司中的亮点。

    尽管国航半年报业绩尚未公布,但光大证券邓红梅表示,以国际航线运营为主的国航,是国内航空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一家,2004年、2005年国航实现净利润达到25.6亿元和17.1亿元,分别占当年国内航空公司净利润之和的50%和120%,在国内航空业一枝独秀。2006年上半年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国航仍然实现盈利。她同时表示,随着下半年“星辰计划”的实施,将为公司带来直接业绩增长。

    对于海南航空上半年表现,中信证券马晓立表示,公司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巨亏12.69亿元,利润同比下降1332%,但公司借此卸掉了较多历史包袱,得以轻装上阵,实现盈利也在预期之中。中报显示,海南航空二季度延续了一季度的盈利态势,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53亿元,同比增长25.99%,实现净利润2080.02万元,同比增长102.29%。

  亏损格局短期难改

    尽管业内预计今年下半年航空公司客座率将同比增长,票价也可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市场普遍预期2007年航空运力扩张速度会超过需求增长,且国际油价将继续维持高位,成本的现实增加与对运力过剩的担忧,使得市场普遍看淡航空股。

    国泰证券冯志刚表示,航空公司除了面临航油价格高企、国内国际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内部经营管理的低效率和无原则低价竞争的做法,也是阻碍其获利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内在原因在短期内将无法得到解决。

    对于航空公司的面临瓶颈问题,李树荣一语中的,他认为,行业应急措施,例如征收燃油附加费等,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盈利能力。

    那么,对于盈利状况堪忧的航空上市公司来说,标本兼治的长效良方又在哪里呢?尤其是国航的经验,能不能成为整个行业的共同财富?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