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披露:国内油价有望十月调低

   2006-09-27 人民网-《市场报》人民网-《市场报》

36

核心提示:4个月之前,中国的有车族们为国内油价会不会涨到8元人民币而忧心忡忡,过了4个月后,这个群体的集体抱怨声

   4个月之前,中国的有车族们为国内油价会不会涨到8元人民币而忧心忡忡,过了4个月后,这个群体的集体抱怨声已变为中国的油价为何在国际油价一路大跌的时候“不跟跌。”

  正如人们看到的那样,国际油价在近两个月上演了一幕极为罕见的“高空跳水”——国际原油价格从7月中旬的历史最高点78.4美元/桶跌至60美元/桶附近,累计跌幅达两成多。而中国国内舆论对国内油价走势判断的分化正是由此次深跌开始的。

  的确,几个月之前,一路飙升的国际油价足以封闭人们所有“奢望”国内油价下跌的想像空间,然而,近两个月来国际油价的一路走低似乎使这个“奢望”变得有些触手可及,甚至已经有舆论大胆给出“国内汽油价格可能下调,‘十一’前后有动作”的预言来。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日前在一个行业性会议上说,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60美元或者更低的价格达1至2个月,中国政府可能会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日前表示,国际油价的回落将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的出台提供更大的空间,而由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已非常接近,决策部门顺应民意调低油价并非没有可能。

  美国飞马期货全球副总裁施云付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深跌22%,中国一直在强调油价是在围绕国际油价8%上下浮动,那么,20%以上的跌幅足以支持发改委作出决策。

  正是因为以上因素持续显现,中国极有可能在10月1日前后作出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低的决定。据估计,汽油价格下降最低可至4.7元/升。

  在向下调低成品油价、化解民间矛盾的同时,决策层将考虑修改、完善年初制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有望提前推出这一让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有限接轨”的机制。

  所谓“有限接轨”,即油价持平并轨后,发改委仍然拥有对国内油价的最终决定权,以避免市场过度跟风国际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