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进口成本见顶回调 国产油价将随之下降

   2006-10-11 《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报》

137

核心提示:海关数据表明,8月份是进口原油成本最高的月份,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中国原油进口

   海关数据表明,8月份是进口原油成本最高的月份,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中国原油进口成本也将见顶回调。

  由于酝酿中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可能引入“原油成本法”,业内人士认为海关到岸价格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性数据。

  此前中石化高层认为油价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消除国内炼油板块的政策性亏损。而“原油成本法”是在原油及炼油成本基础上加适当利润从而形成成品油价格。

  海关数据显示,进口平均到岸价在8月份历史性地突破每吨500美元,达到516.59美元,或者换算成70.45美元/桶,比一年前上升25.5%。今年前8个月,进口原油平均到岸价上涨31.2%,达到每吨464.54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进口原油成本一般低于同期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但与之呈正相关的关系。

  与此同时,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的国内生产原油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根据最新统计数字,截至8月25日一个月米纳斯原油平均价格定价的国内大庆原油9月份税前结算价上涨到每吨4493元,成为国内原油价格的历史最高记录。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原油进口成本和国产原油价格将随即与国际原油价格一起进入下降通道。

  进口原油高成本给炼油业带来亏损,尽管经过3月和5月份的两次调价,国内成品油价格仍远低于国际市场。这造成成品油价格与原油成本自去年以来的倒挂现象更加严重。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成本倒推法,8月份在进口原油到岸价涨到超过70美元的同时,国内汽油零售价在扣除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关税和运费后的平均价格只有大约66.90美元,而出厂价大约60美元。这意味着炼油厂亏损可能每桶多达10美元,如果算上加工费和国内运费则亏损更高。

  中石化高层也指出,如果新的“原油成本法”现在可以推出,与目前中石化执行的成品油出厂价57-58美元相比,中石化成品油出厂价仍比新的“原油成本法”的定价每吨低900-1300元,更比国际成品油价格每吨低2000-2500元。

  业内人士认为,今后几个月油价可能保持在60美元左右,如果不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的炼油板块扭亏已经基本无望。

  尽管如此,国内炼油厂原油加工量支撑在接近满负荷的水平。炼油厂在加工量继续上升的同时,对进口原油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原油进口量从7月份的1064.25万吨增加到1182.13万吨,与2005年8月份相比增长34.9%。前8个月的原油进口量达到9580万吨,比一年前增长15%。

  今年上半年,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炼油板块亏损多达300亿元。但今年中国原油加工量也将突破3亿吨。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