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能源发现:藏,还是采? 藏油于地需要慎重

   2006-10-29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报

37

核心提示:10月16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经过10年勘探后发现的国内第二号大气田——大北油气田正式点火试喷。 这

 10月16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经过10年勘探后发现的国内第二号大气田——大北油气田正式点火试喷。

  这一预测储量达150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仅次于西气东输管线气源地——中国最大的油气田——克拉玛依2气田(2052亿立方米的储量)。 

  尽管中石油还未公开表示何时会展开大规模开采。但是,在是否应尽快对大北油气田进行开采等问题上,学术界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这其实也是中国一系列能源发现之后面临的共同问题。

  就此,本报记者对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世宪、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等人士进行了采访。

  藏油于地需要慎重

  记者:我们观察到,许多国家发现大型油气田后,并不急于开采,而是藏油(气)于地,然后从国际市场大量购进能源,以达到战略储备的目的。中国是否可以奉行这样的战略?

  董秀成:某些发达国家确实有你提及的战略。这既要考虑国家经济安全,也要考虑石油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一个利害平衡。我赞成对那些已经发现,但现实采出经济效益较差的油气田,可以暂时不开发,作为国家的油气资源储备。但这需要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既要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也要考虑企业的商业利益,否则无法实现这种战略。

  记者:藏油于地是否会给国际组织,尤其是一些一直在关注中国能源需求的国际游资带来炒作中国概念的口实?

  董秀成:对待不同的资源要有不同的态度。从眼下看,中国的LNG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但全球LNG贸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与价格的趋同。

  因此国家需要从战略储备的高度去考虑相关问题。在一些问题的具体推行上,需要有翔 实、慎密的可行计划。

  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质量提高,对环境友好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高,因此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很快,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也是客观需要。因此,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全面重视天然气工业发展,相继发现几个大气田,并加快了天然气管输网络建设步伐。继中海油在广东开始进口LNG以后,在东南沿海地区兴起一股建设进口LNG项目的热潮。

  在国际上,欧美日等主要国家都在推行能源储备战略。天然气具有难储存、运输成本高的特点,并不能像原油那样大规模地建立现货储备,所以藏气于地是最好的选择。

  记者:作为发改委的能源研究机构,肯定会观测和倾听到更多关于藏油于地的呼声,你认为中国是否可以适时推出地质应急能源储备计划?

  高世宪:勘探发现之后不对外宣布、不开采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件事情貌似简单,但背后往往会隐藏着相关企业的利益。

  按照现在LNG资源的推广使用情况看,未来我国自身已经无法满足对LNG资源的需求,但适当的储备则会保障国家在特殊时期的战略安全。所以,这个问题需要综合、慎重去考虑,不是简单的采与不采的问题。

  藏油于地不如市场配置

  记者:据我们了解,藏油于地的思路目前在国内也仅停留在学术界的讨论范围。你认为这样做可以解决中国在LNG资源配置方面的尴尬吗?

  韩晓平:中国在LNG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国内资源在与国际市场实施对接时产生了严重的价值和价格错位。而是否藏油于地,都不会触及如何由市场来配置LNG资源的核心问题。

  我们国家目前在LNG价格上实施的是政府定价。而另一个和LNG具有相近属性的资源——LPG——石油液化气则因为国内市场每年有30%左右需要依赖进口,而实现了价格完全市场化。LPG价格对接之后的事实告诉我们,资源从来都不是问题,关键要看中国的机制是否能够从国际市场配置来这样的资源。

  记者:如此说来,你认为价格对接之后中国LNG资源供给就会做到后顾无忧吗?

  韩晓平:至少可以做到有钱不愁买不到货。国家一直在强调对外开放,但做得显然不够。政府只要把LNG价格全部放开,还定价权于市场,自然会有更多的财团和资金投入到LNG资源的勘探中去,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从中石化年初宣布在四川发现普光气田到现今中石油在新疆发现大北油气田,事实证明通过先进的勘探技术,中国未来肯定还会发现更多的油气田来支撑国家发展。

  我认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建立交易规则应该成为政府鼓励发展的方向。而如果一味实行所谓政府指导价,至少会造成单方面免除供应方供销责任的诟病。

  藏油于地不是不可以。但一切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让市场发挥作用。国家完全可以考虑推行这样的机制,但不能靠行政命令去做,而需要通过税收机制去协调、调节。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