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成中国石油南向战略桥头堡

   2006-11-04 中国经营报朱力

36

核心提示:破解“马六甲困局”,中国必须分散命悬一线的风险。  据悉,中国正在考虑修建一条西起巴基斯坦瓜达尔,东

破解“马六甲困局”,中国必须分散命悬一线的风险。

  据悉,中国正在考虑修建一条西起巴基斯坦瓜达尔,东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石油管道的可行性。这是一个可以用来替代中国海上石油命脉——马六甲海峡——的新出口,将会成为中国石油南向战略的桥头堡。还有一条与此类似的线路是中缅石油管道。

  对于破解困局,两套方案谁是“上上签”?尽管我国政府至今仍未明确表态,但从目前国家的动向来看,政府方面似乎力推“中巴石油管道”。

  方案首次曝光

  一直以来,马六甲海峡是中国原油进口的“华山道”,中国近80%的石油进口要通过这里,但美国等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该地区。中国要确保石油运输安全,必须寻找一条比马六甲海峡更便捷、更便宜、更安全的石油运输线路。

  巴基斯坦一直对修建中巴石油管道十分积极。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今年2月访问中国时曾表示,巴基斯坦想充当中国进入中亚市场和能源领域的运输线。他说:“我们有兴趣为中国建立一条贸易和能源走廊。”而在这个“能源走廊”中,瓜达尔具有重要意义。

  在穆沙拉夫的设想中,瓜达尔将成为向中国输送油气的起运点。由于瓜达尔距离伊朗边境只有72公里,位于波斯湾附近,紧扼从非洲、欧洲经红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东亚、太平洋地区数条海上重要航线的咽喉。该输油管道将沿着中巴友谊公路铺设,穿过喜马拉雅山后抵达中国新疆。

  新疆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陈季对此充满期待,他把世界地图打开指着对记者说:“如果瓜达尔成为中国石油中转站,那么新疆的喀什将成为中国石油南向战略的桥头堡。”

  据他所说,这套正为有关部门考虑的方案的设想是,喀什地理位置特殊,与印度等5个国家接壤,有着石油冶炼加工和输送的基础设施。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石油运抵加工后,再被分别运往中国内地和沿海地区。以中哈石油管道为例,该管道3088公里,总投资30亿美元。如果按这个造价推算,从瓜达尔修建通往新疆的管道,总里程7000公里,总投资需要60多亿美元。

  两大线路的争夺

  然而,将会成为中国石油南向战略桥头堡的,还有一条替代线路。

  这条线路就是中缅石油管道。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公里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昆明。它可以把中国从中东及非洲地区采购的石油,直接从印度洋经缅甸过境进入中国。

  围绕中国南线石油运输管道的走向问题,缅甸和巴基斯坦暗中展开了的博弈。

  缅甸率先向中国三大油商挥手。截至目前,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在内的中国三大石油商在缅甸的石油项目已全面铺开。中石化集团麾下的云南滇黔桂石油勘探局与缅甸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启动了首个在缅甸合作进行勘探的石油天然气项目;中石油也随后与缅甸能源部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缅甸境内天然气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海油则一口气拿下缅甸3个油气区块。这意味着中缅石油管道的设想变得越来越明朗。

  而巴基斯坦则认为与其打通企业,不如试图影响政府决策。11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访问巴基斯坦,这次访问是对今年2月穆沙拉夫总统访问中国的回访。而中国石油工业商务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向巴方派出代表团,就双方正在谈判的管道能源方面的问题得出最终结果。

  巴线的前景

  据记者了解,中缅石油管道在呼唤声中一再延后,或多或少与巴基斯坦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瓜达尔纳入决策层的视野,中缅石油管道或许很快就会动工。

  有分析人士推测说,中缅石油管道事关多个国家的利益,管道的修建势必将影响到新加坡在马六甲的贸易。与此同时,中国与越南、印度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也将是修建中缅油管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同时,今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缅能源合作开发多有微词。中缅石油管道能否获批仍是个悬念,何时破土动工,更是个未知数。

  “而中巴关系友好,兴建喀什到瓜达尔的陆路输油管道,时间、距离短,既现实,又安全,且不涉及到第三方国家。从中国能源安全整体战略考虑,这个方案应是最佳选择。”喀什地委书记史大刚表示。

  与中巴线路相比,云南地区缺少石油工业基础,石油输送的基础设施有限,如果要建设中缅石油管道,那么相应地就需要在云南建设大规模的石油冶炼基地,同时筹划建设从云南向其他省市的输油线路和管道。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些附加的基础设施投资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条管道需20亿美元的投资,加上在云南兴建相关设施的费用,估算起来不比中巴项目少。也正是因为该方案在成本、跨国铺设等具体内容方面尚有争议,涉及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和能源产业布局,尚未被国务院最后批复。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