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油企业面临巨大保值压力

   2006-11-07 证券时报游石

70

核心提示: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WTO时承诺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日期,届时,将有上万亿元市值的石油产品按市场规则流通

   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WTO时承诺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日期,届时,将有上万亿元市值的石油产品按市场规则流通,长期处于“夹缝中生存”的民营石化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期货大讲堂———石油期货高峰论坛”上,与会各方呼吁,涉油企业急需培养自我积累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家知名涉油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参加了上述论坛,就国内涉油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石油期货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展开探讨。据了解,企业内部人才缺乏和经验不足,已成为困扰国内涉油企业进入期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石油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涉油企将面临巨大市场波动风险与保值需求。

  “原料价格波动是主要的风险源头,控制原料成本是保证炼厂利润的关键;而企业成品库存与售价将直将影响最终盈利”,广州市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货部蒋小峰表示,“广东炼厂每年大约消耗约800万吨燃料油,而燃料油占经营成本约为90%以上。因此,燃料油价格每上升1元,也就意味着炼厂要每年增加720万元的经营费用。”

  从2002年至2006年中旬,燃料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却严重倒挂,炼厂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另一方面,炼厂的扩张形成大量库存积压,价格高企又抑制下游的消费,在季节性消费淡季来临时,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加上产品占用流动资金大、资金周转慢等因素,对石油加工企业造成不小的压力。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资料显示,今年1-8月,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在高油价的支撑下,累计实现利润2691.5亿元,增幅高达40.5%。然而在产业链的另一端,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由于成品油与原油价格的倒挂,继续维持亏损状态,盈亏相抵后亏损398.4亿元。虽然2006年8月以后,全球油价开始大幅回落,对下游企业成本有一定的改善,但产品售价也出现大幅下跌,许多中小炼厂再次出现经营困境。

  “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没有渠道进行对冲。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风险,而不能转嫁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企业生产成本在价格上涨时锁定,同时在成品售价下跌时也能达到预期利润最大化,将成为小炼厂急需解决的问题。”蒋小峰表示。

  按照国际惯例,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保值是石油企业和石油消费者规避价格风险的通行做法。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以及新成立的燃料油期货、现货远期交易市场基础薄弱,导致国内绝大多数涉油企业都缺乏有效的价格风险防范手段和相应的套期保值经验。

  “我们迟早要做期货,现在就是缺乏相应的人,大家对这块没有一点经验。做了期货以后,内部的业务流程也要重新规划,还要学习具体怎么应用。”一参会企业负责人表示。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