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

   2006-11-23 中金国际中金国际

67

核心提示:近期原油价格疲软,部分投资者将其归咎于中国需求的放缓,这使我们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我们对中国石油需求

   近期原油价格疲软,部分投资者将其归咎于中国需求的放缓,这使我们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我们对中国石油需求的预测。我们认为,10月份的进口量的下降反映了中国的进口商在油价下跌过程中推迟采购的行为,而并不是真正的需求下降。

  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保持目前强劲增长的势头,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和运输行业的需求增长。2007年至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保持6%的复合增长率。

  与国际超大公司相比,我们认为中石化和中石油应该值一个估值的溢价,以反映其快速增长的炼油销售业务和天然气业务的价值。目前中石化H股和中石油仍有5%到15%的估值折让,我们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油价下跌导致10月份进口下降近期原油价格疲软,部分投资者将其归咎于中国需求的放缓,这使我们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我们对中国石油需求的预测。我们认为,10月份的进口量的下降反映了中国的进口商在油价下跌过程中推迟采购的行为,而并不是真正的需求下降。10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环比下降了20%,同比下降了3.8%至1082万吨,导致部分国际能源机构下调中国的石油需求预测。

  按照30到45天的运输周期计算,推迟采购行为发生在8月份和9月份,也就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历史上原油价格持续的下跌往往导致中国进口量在随后的一两个月里出现大幅下降。

  补充库存或推迟采购等行为造成单月的石油需求波动很大,近两年每月需求增速的平均值约为5%。当然2004年全年的高增长不能归咎于上述行为,那一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了16%,主要是由于电力短缺、车辆销售大幅增长以及03年SARS造成的低基数。

  中国石油需求和进口均将保持强劲增长我们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保持目前强劲增长的势头,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和运输行业的需求增长。我们预测2006年原油需求增长8%至3.25亿吨,或650万桶/日。另外中国还需要进口超过3000万吨的燃料油和航空煤油,使得2006年中国总体石油需求达到3.55亿吨,或710万桶/日。

  2007年至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保持6%的复合增长率。根据中金宏观组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在这几年都有望保持在8%以上。过去11年中国原油需求对GDP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79,略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的水平,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仍有望维持在0.7左右。历史上每年的弹性系数波动很大,从负的0.3到正的2.1之间。我们认为,中国不透明的库存水平以及某些年份走私油或其他灰色区域造成的表观消费量的扭曲。

  从具体的需求来看,未来几年来自运输部门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汽车保有量和航空最大可用吨里数均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是中国石油需求的最大动力。

  我们认为,由于国内产量增长缓慢,未来几年进口增长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将越来越高。2005年进口原油占原油表观需求的40%,这一比例在今年将上升到43%,到2010年前后将上升到50%左右。

  中石化和中石油将从中受益中国的两个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中石化和中石油,均会从高速增长的中国石油需求中受益。和国际石油公司相比,尽管中石化和中石油同样面临原油增产困难和上游成本上升的局面,但是下游的旺盛需求将有助于它们获得更高的业绩增长。特别是在当前原油价格回落的情况下,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来被压制的炼油毛利迅速得到恢复,盈利有望在油价下跌中获得增长。中石化比中石油的炼油销售业务占比更大,受益的程度也更高。

  与国际超大公司相比,我们认为中石化和中石油应该值一个估值的溢价,以反映其快速增长的炼油销售业务和天然气业务的价值。目前中石化H股和中石油仍有5%到15%的估值折让,我们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中石化A股近日大幅上涨,估值渐趋合理,目前吸引力不如H股。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