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油品减价令 定价改革月底露曙光

   2007-01-23 赢周刊魏川

57

核心提示:对中国很多人来说,这一周最好的消息莫过于成品油价格的下调。20个月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一直都在调整,箭

对中国很多人来说,这一周最好的消息莫过于成品油价格的下调。

  20个月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一直都在调整,箭头始终向上。之前是因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的因素,但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油价掉头向下,中国成品油价格却始终按兵不动,让舆论沸腾。去年底,中国出台了全面开放成品油市场的政策,但成品油定价的权力仍稳操在国家发改委的手中,成品油定价的改革方案仍然“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1月14日,人们一早醒来,发现油价终于降了下来。虽然这份礼物在新年到来的两个星期之后才姗姗而来,但官方的谨慎还是得到很多人的理解,毕竟国际油价的波动曲线并不足以完全支撑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不管怎么说,油价毕竟是掉了下来。

  而成品油定价机制,被市场寄望于将在本月底举行的全国石油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是次会议能否催生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使改革的“另一只鞋”应声而落,成为市场焦点。

  发改委首度“根据国际市场”调价

  停摆多时的中国油价调整表终于对外呈现最新数字:自1月14日零时起,中国的汽油标准品出厂价,每吨由5200元下降至4980元,跌幅4.2%;航空燃油价格则下调了1.9%。这是时隔近20个月之后,中国油价的第二次向下修正。发改委上周六在网站中指出,仅提及此次调价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而定,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调节机制。不过,记者注意到,“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是发改委在历次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中首次采用的措辞。

  2006年下半年始至今,亦是国际油价掉头向下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一贯持之的“小步快走”调价战略却一直按兵不动,给沸腾的舆论画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顿号。2007年新年之后国际油价洞穿55美元大关,创下19个月来的新低,更是令岿然不动的国内油价招来口水无数。

  毋庸置疑,过山车式的国际油价运行曲线并不足以对油价调整做出支撑,这亦是调控决策部门选择在国际油价连续十多天稳定在60美元之下时才出炉调价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品油定价机制仍未出台

  中国油价调整后的下一个动作值得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底,有关部委及三大石油巨头等相关企业将聚首全国石油市场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原油、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开放后的新形势,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重要议题。是次会议能否催生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使得“另一只鞋”应声而落,为市场所拭目以待。

  目前,市场热切期待机制的出台。有关人士指出,政府的思路是,当国际油价跌至每桶50至55美元时,将是实现国内油价与国际完全接轨的最佳时机。而从1月5日起,纽约、新加坡及鹿特丹三地的原油价格已先后跌破每桶55美元,新机制无疑进入了最好的试行期。

  发改委拒征燃油税

  此次油价约4%的下调幅度,无助于调和政府内部在汽油定价政策上的长期分歧,特别是在推动燃油税方面的分歧。开征燃油税的目的是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大约4年前,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需要开征燃油税,而财政部早就印好燃油税票,等待该计划实施时使用。但国家发改委仍拒绝开征燃油税,担心该政策对处境艰难、多变的消费者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农民和出租车司机的影响。

  北京能源咨询公司群鹰总裁韩晓平表示,发改委“别无选择,只有降价,因为国际石油基准价格已下跌如此之多”。他补充称:“不过,由于燃油税很可能马上出台,所以消费者可能不会获得太多好处。”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