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改委公布9海外国家为重点石油投资地区

   2007-03-06 人民网王佑

38

核心提示:发改委公布对外投资产业目录,9个海外国家为中国重点石油投资地区 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外投资国

  发改委公布对外投资产业目录,9个海外国家为中国重点石油投资地区

  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三)》,在目录所列的32个国家(地区)中,科威特等9个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海外投资被列入。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已进一步明确了石油企业走进非洲的政策。

  国家发改委表示,《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一)、(二)》已分别于2004年7月和2005年10月发布,并在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鼓励和规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策引导”和“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的批示精神,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订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三)》。

  该目录是中国在对外投资方面对国别、产业进行方向性的指导,涉及国别和投资领域。投资领域的选择主要是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和优势及所在国吸引外资重点领域和市场特点,根据国家鼓励境外投资的相关领域确定的。目录旨在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投资。在此目录中,科威特、卡塔尔、阿曼、摩洛哥、利比亚、尼日尔、挪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投资被重点提到。

  石油专家韩学功表示,新目录表明中国在加强在中东、欧洲等油气投资之外,也将非洲部分地区圈入了中国海外投资地区之列。

  “比如科威特、挪威等都与中国有过合作或者战略协议。这次在产业目录中已经提到了。”他表示,之前中石油的战略是包括中东、北非洲以及中亚(及俄罗斯)地区的石油勘探投资,而现在则将重心不断延展到了南美和西非。“西非的储量非常高,其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能仅次于中东地区。”

  2006年,非洲石油产业在全球石油布局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当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数量21年来首次超过了中东,成为美国最大的石油来源地。

  数字显示,在美国的原油进口量中,来自非洲和中东的原油各占约22%,但就其数量而言,非洲的石油日输美量要比中东多出8000桶,达到223万桶。另外,非洲石油在美国市场所占22%的比例也创下25年来的最高纪录。

  另一项统计显示,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28%来源于非洲;而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官员透露的数据显示,2005中国从非洲进口超过了3000万吨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30%。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非洲石油进口国。

  由于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中国在海外的石油投资也已迫在眉睫。

  200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7.0%,较2005年提高4.1%。商务部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8368万吨,同比增长1.7%。石油净进口16287万吨,同比增长19.6%。

  在此前公布的产业导向目录中,中国提到的石油投资地包括了缅甸、印尼、文莱等亚洲国家,伊朗、阿联酋、沙特等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而所包括的非洲地区则主要集中在西非如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等。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