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钱七虎:国家石油储备库应建于地下

   2007-03-15 科学时报科学时报

64

核心提示:“实际调研结果表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应该建在地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及地下工

“实际调研结果表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应该建在地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钱七虎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介绍,2003年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专家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提高专家施仲衡,中国地下空间开发专家童林旭等6位院士、专家提出建议,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不应建在地上,而应建在地下。

  在今年的两会上,钱七虎院士再次提出了这一建议:“我想促成它尽快落实。”

  安全 环保 经济

  2003年,国家启动了地上国家石油储备库的一期规划,并委托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筹建。

  “但我们认为,地下石油储备库比地上的更安全、更环保。”钱七虎介绍,地下库具有地上库无法比拟的安全性,地下库深埋于地下,雷击、恐怖袭击难以得手。目前世界上地质条件适宜的国家均大量采用地下库作为原油战略储备库,例如,美国战略储备油的70%以上、韩国战略储备油的80%以上以及北欧国家等多采用地下库储备。在世界范围内,地下储油投入使用50多年来还没有出现过恶性事故。而地上库由于难以克服的弱点,在运营中必须配备庞大的消防设备,石油储备基地规模庞大,一旦出现恶性事故,其灾害往往大于石油储备基地本身的损失。战时,油库往往是敌方打击的重点,地上库没有任何防护能力,抗击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能力非常脆弱,还将危及周边企业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节约用地是建设地下石油储备库的另一重要优势。”钱七虎说,地下库深埋地下,其地面设施仅为地面库的1/10。例如,以500万立方米库容计,地下库可以节约土地13000亩左右。

  地下石油储备库的第三个优势是节省投资和运营费用。据测算,以一个300万立方米库计,地下库比地上库节省6亿~7亿元建设投资,运营费用仅为地上库的1/3左右。

  “在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地上库建设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投资高、占地多、环保安全条件相对较差等负面影响,不宜再动用国家资金建设大规模地上储备油库,已建的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的地上库宜转做两大公司的商业储备库;再者,地上储油库,为安全计宜适当分散而不应过于集中。”钱七虎指出。

  万事俱备

  钱七虎介绍,2003年,温家宝总理就几位工程院院士关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采用地下储存模式的建议作出明确批示。根据批示精神,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办)组织有关单位从环保、安全、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开展了国内地下岩穴储油库以及花岗岩地下水封储油库的选址、建设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东南沿海可以找到不少适合建设大规模地下储油库的地质构造地点,上述地点均靠近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大吨位进口原油码头及大型石化基地。”

  钱七虎介绍,为保证大型地下石油储库的建设更安全可靠,国家石油储备办还委托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有关单位作了大量调研、技术交流等,并成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地下储库专家组,将前期工作较深入的江苏和山东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评审,在通过评审的同时,完成了环保、安全评审与用地预审等十多项相关审查,并完成了初步地质勘探等工作,国家发改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地下为主的国家石油储备工程二期规划,此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钱七虎指出,借鉴国内外建设地下储油库的成功经验,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选择具备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库址,加快推进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地下储油库规划工程的建设,对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我国沿海地区石油供应,应对自然灾害(雷击等)、恐怖袭击等各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来讲已是当务之急。

  在谈到建设地下石油储备库的技术问题时,钱七虎说,国外在建设地下储油库方面已取得成熟可靠的经验,我国地下工程(交通隧道、水电及矿山等)的修建技术也已达到国际水平,可为大型地下储油库提供有力支持。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