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各大网站刊登的《北京近百中石油加油站8日起降价》受到全国私家车车主的热评。对于中石油的行动,许多人认为只是一次作秀之举,但更多的评论还是认为是WTO起了作用。
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商务部在去年底发布了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规定自
2007年1月1日起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打破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对国内成品油的垄断局面。
虽然壳牌、道达尔、BP等世界石油巨头最近几年在中国不断地跑马圈地,但在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只有不到3%的占有率,很难掌握成品油定价的话语权。而且,国家也只是放开了对成品油的批发经营权,并没有放开定价权,外资在零售市场的作用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壳牌还是道达尔,从他们的加油机中流出来的只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成品油,和中资加油站没有任何不同,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油品质量很难提升。举一个例子:欧洲2005年已实施欧Ⅳ排放标准,要求汽柴油硫含量小于50PPM(50PPM相当于1吨油含有50克的硫),到2010年将实施欧Ⅴ排放,要求将车用汽柴油硫含量降到10PPM以下;而我国从2005年才开始执行欧Ⅱ排放标准,这要求汽油硫含量不大于500PPM,2007年到2010年全国开始实施国家第三/四阶段排放标准,要求汽油硫含量不大于150PPM,柴油硫含量不大于350PPM。
单从汽油上看,我们国家的汽油含硫量在2005年是欧洲标准的10倍,而到2010年则会扩大到15倍。也就是说,我国的燃油低硫化技术不仅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这个差距还在迅速扩大。
真希望这种状况能得到改变。理论上外资企业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批发零售自己的成品油。这些世界石油巨头在丰富的国际资源和雄厚的技术支持下,将可以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清洁的燃油,并促使国内企业进行一场技术革命。
我们相信,今后的成品油市场上的“土洋大战”不再仅仅是拼价格,更重要的是拼质量,让广大消费者用上清洁环保、价格合理的燃油。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