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油田大发现的背后 "六个精细"结出的果实

   2007-05-16 《国企》杂志邱波

44

核心提示:·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利好消息。”   ·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这一发现无疑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利好消息。”

  ·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这一发现无疑将缓解中国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压力。”

  ·《澳大利亚人报》指出,“石油大发现增强了中国的信心。”

  “石油大发现”不仅吸引了全球财经界的眼球,也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数日之内,相关消息的跟贴达几十万条。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冀东南堡油田”发现的真实价值?它对中国石油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中石油作为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原油生产主力军,发现一个“10亿吨储量规模的油田”,仅仅凭借的是运气,还是观念、理论或方法上的指导?接下来,《国企》将试图解剖这样一个“大发现”的价值、意义与规律

  意义非凡 冀东南堡油田大发现的背后

  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储量本身,而在于中国石油界在勘探理论认识和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给中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可持续增长打开了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冀东南堡油田——升起“稳定东部”的希望

  冀东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直属地区分公司,主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销售业务。南堡油田是冀东油田分公司的主体油田,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区。

  冀东油田地处京津唐“金三角”地区,总部设在唐山市区。冀东油田工作区域北起燕山南麓,南至渤海5米水深线;西起涧河,东至秦皇岛一带;整个工区纵横两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七县(唐海、丰南、滦南、乐亭、昌黎、抚宁、滦县)。

  冀东油田即是在“稳定东部”战略下,于1988年成立的新油田。但一直以来,它在中石油十三大油田中属于不起眼的“小弟弟”,2006年原油产量仅为170万吨。在渤海湾盆地的七大油田中,冀东油田更是叨陪末座,是勘探面积最小、产量最少的一个。

  专家指出,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冀东油田2004年的评价资源仅为6亿吨。而目前勘探发现可以达到10亿吨,考虑这一凹陷的石油丰度,预期将来总资源量可以突破20亿吨水平,已经具备年生产1000万吨原油的资源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油副总裁贾承造认为,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还会有新的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必将带来中石油冀东油田原油产量的快速增长。

  “岩性理论”指导“大发现” “精细勘探”结出的果实

  南堡油田的重大发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理论和认识突破为先导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指出,南堡油田的发现,是中石油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运用中取得的实践成果之一。

  理论只是告诉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油,但是真正要钻探出油必须依靠复杂和系统地工作方法。

  “10亿吨储量”概念是什么?

  “根据公告,南堡油田探明地质储量是4.05亿吨。如果按照30%~40%的采收率,可采储量约为1亿多吨。”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文驹向《国企》解释道。他指出,很多非专业人士把“10亿吨的储量规模”直接当成可以全部开采出来的原油产量,并据此做出可以“大大缓解中国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误读”。


  但他同时也表示,“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现。”上世纪50年代末发现大庆油田的时候,当时的探明储量也不过8亿吨。

   陆相到海相 构造到岩性 冀东油田"六个精细"结出的果实

  南堡的发现是陆相盆地勘探的结果,既有构造油气藏,也有岩性地层油气藏,整个南堡油田上层是地层油藏,中层为岩性油藏,下层为构造油藏,呈立体状。

  岩性勘探全球瞩目

  2003年9月18日,中国石油在杭州召开隐蔽油气藏勘探研讨会。会议号召中国石油勘探战线全体员工要以“求真、求实、求知、求证的科学态度,如醉、如痴、如迷、如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去。

  陆相盆地大有作为

  中国石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首先得益于观念的突破。岩性油气藏与构造油气藏相比,由于油藏类型不同,成藏条件不同,油气分布与富集规律不同,不同凹陷或区带的成藏控制因素不同,因此,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必创新认识和研究思路。其次是得益于新技术、新理论。层序地层原理、沉积学原理等理论的突破和高清晰三维地震连片处理技术、精确测井技术、地震反演技术等新技术为隐蔽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再次是得益于新的组织形式。过去勘探研究工作是地质、物探分头进行,构造解释、沉积储层、新技术应用、圈财评价独立进行,现在是组成多学科专业项目组,地质、物探、测井有机结合,展开联合技术攻关。但这一切都是基于对陆相盆地勘探潜力的认识。

  海相勘探方兴未艾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油气储量90%是在海相地层之中。但在我国,4年前的统计数字显示,海相地层中发现的储量不足10%。难道中国没有海相油气藏?李四光、黄汲清、翁文波等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创造并实践了陆相生油理论。这一理论在玉门、大庆、新疆、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勘探中结出了丰硕成果,使我国第一次摆脱了贫油的帽子。但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被扔到太平洋里的那顶贫油帽子又乘着东南信风漂了回来。于是勘探家们开始思考新的出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海相地层。

  ==聚焦冀东油田的“六个精细”==

  2003年,中石油股份公司组织调研组深入冀东油田,通过现场考察,与技术人员座谈分析,找到了冀东油田在勘探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实现原油产量跨越式增长的秘诀:即以强化地质认识为主导,靠6个方面的精细工作,走出了一条小油田、老探区的精细勘探之路。调研组认为,冀东油田精细勘探的实践,为陆上类似复杂地区开创勘探开发的新局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老探区深化勘探的成功典范。

   做法一:精细实施二次三维地震勘探   做法二:精细开展区域地质研究

  做法三:精细开展油田地质研究     做法四:精细选择钻探井方式

  做法五:精细开展测井解释技术攻关   做法六:精细组织现场施工

  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五大盆地。海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占海域的48.7%。

  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中国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预计2006~2010年间年均新增1.8亿吨左右。

  我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年份 石油资源量(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万亿平方米)

  1987    787.46       33.6

  1994    940         38.04

  2006    1068        52.65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2005年新增储量中,隐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间的30%左右增至66%;低渗储层储量由45%升至65%,深层(大于3500米)和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储量由46%升至66%。预计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加大。

  新中国以来的我国石油大发现

  1. 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 位置:松辽盆地

  1976年,大庆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由此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地位持续至今。大庆油田自1960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开采原油18亿多吨。截至2005年底,大庆油田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5.68亿吨,占全国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2. 1961年:发现胜利油田 位置:渤海湾盆地

  胜利油田是全国第二大油田。从1964年正式开发至今,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7.02亿吨,累计生产原油8.8亿吨。

 3.1975年:发现华北油田 位置:渤海湾盆地

  1978年,华北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跃居全国第三位,为当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亿吨大关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76年到2002年,华北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28亿吨。

 4、1999年:发现蓬莱19-3油田 位置:渤海海域盆地

  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也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6亿吨。

 5、2004年:发现冀东-南堡油田 位置:渤海湾盆地 

  专家观点:继续在冲突中寻找石油

  近年来悄然流行起了一种资源战争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克莱尔于2001年发表了《资源战争:全球冲突新景观》一书,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去年他又发表了新著《鲜血与石油:美国日益依赖进口石油的危险及后果》,同样受到各国国际问题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

  克莱尔在他第一部著作中,提出了全球冲突的新前景,莱在他的第二部著作中重点讨论了石油问题。克莱尔虽然很明确地提出了资源战争理论,但从这两本著作整体上看,依然是对未来世界的大胆的警告。卡莱尔也承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被对资源的渴求所控制,而必须制订自主的资源战略。解决资源短缺的唯一办法是厉行节约,如通过提高燃料税来大幅度减少石油的消费。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围绕资源而展开的竞争,确有加剧的趋势。资源的范围很广,克莱尔提出的资源战也不仅仅限于石油。在中东和西南亚的许多地方,水资源供应不足,并引起很多问题。

  但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矛盾的焦点,是否真的会从20世纪的意识形态对抗转移到资源上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战争,是否真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