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冀东南堡油田价值猜想(1)

   2007-05-18 证券市场周刊秦敬文

39

核心提示: 中国金融大典  “五一”期间,中国石油(0857,HK)公布了一个重大利好: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

 中国金融大典

  “五一”期间,中国石油(0857,HK)公布了一个重大利好: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油田。中国石油披露,冀东南堡油田共发现四个含油构造,基本落实三级油气地质储量(当量)10.2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0507万吨,控制储量29834万吨,预测储量20217万吨,天然气(溶解气)地质储量1401亿立方米(折算油当量11163万吨)。

  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原油勘探最重要的发现。受此消息刺激,中国石油股价当日飙升14%,创上市以来单日最大升幅。

  增值几何

  中国石油新发现的大油田,对公司的价值影响究竟有多少?

  首先,从其对中石油的盈利贡献来看,油田从开发到生产到达产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中国石油公布的开发方案称,南堡油田的产量将从2008年的500万吨逐步增加到2012年的1000万吨。

  此方案意味着,2007年该油田将不为中国石油做出产量贡献。如果忽略炼油、营销、化工等环节的盈利贡献,即使2012年达到1000万吨产能,但与中国石油每年1亿吨的产能比较起来,也不过是到2012年给中国石油增加10%的盈利(假设油价相同)。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油田短期内对中国石油贡献有限。

  因此在对石油公司估值时,通常对新发现的油田不从EPS的角度来计算。一种比较严谨的做法是采用折现现金流法(DCF):将油田开采期所能产生的现金流折现到现在,即是油田对于公司价值的体现。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预测产量,按照中国石油的开采方案,计算其每年的产量,直至油田开采完毕。其次,预测石油价格。一般明确预测3至5年的国际原油价格,之后就采用长期原油价格假设,同时考虑到开采原油相对国际原油的质量水平,给予其一定的折价或者溢价比例。然后,预测生产成本(lifting cost)、折旧和资本支出。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将每年的现金流折现回来,进而得到所要求的数值。

  这一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评估油田价值。但缺点在于,一方面,油田价值受对油价看法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外部投资者,很难获取生产成本、折旧和资本支出的数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数据跟石油产量密切相关,在整个采油生命周期当中不断变化的,这加剧了估值难度。

  在这里,我们提供一种比较简单地测算油田储量价值的方法。在国外,除了一些一体化大型石油企业之外,还有不少只专注于某个环节的石油企业。它们有的专注于勘探,有的专注于开发,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原油储量交易市场。专注于勘探的公司发现的储量一经第三方确认,就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来进行交易。图1即是1982-2002年原油储量的交易价格图。

  根据我们的研究,影响油田储量交易价格的主要因素有长期原油价格、原油质量、油田开采成本、油气比例和当地税收政策。其中长期原油价格越高,储量价值越大,原油质量越好,储量价值越大,油的比重越大,储量价值越大;油田开采成本越高,储量价值越低,税负越重,储量价值越低。

  目前,国际上原油储量主要的交易价格区间在8-12美元/桶之间。从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南堡原油的质量不错,属于轻质油;就油气比例来看,油的比重占大部分。此外,南堡油田层埋浅,主要目的层埋深为1800米至2800米。单井产量高、储量丰度高,已试油的直井单井日产80吨至100吨,水平井单井日产200吨至500吨,油田储量丰度达507万吨/平方千米。

  据我们测算,原油储量交易价格每变化1美元/桶,南堡油田的储量价值对中国石油的价值影响为0.12元/股。这里,我们认为,给予其10美元/桶甚至更高一点的价格是合适的。

  另外,石油采收率也是这个估值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发现的原油储量通常并不能全部开采出来,因此存在一个采收率。经我们测算,油田采收率每变化1个百分点,对于中国石油的价值影响为0.12元/股。鉴于世界上油田采收率的平均水平在30%左右,而中石油系统内,大庆和辽河做得比较好,能开采储量为60%,其他油田则一般在20%至30%之间。这里我们假设南堡油田的采收率为40%。

  在10美元/桶的原油储量交易价格和40%的采收率的情况下,南堡油田的发现给中国石油价值增加了1.3元/股。也就是说,当日中国石油股价飙升14%,市场完全做出了正确的反应。

  以上为静态估值测算。

  储量发现新高峰?

  让人意外的是,在冀东这个探明程度如此之高的地方,居然又发现了一个储量达到10亿吨的整装大油田。而且,综合近年来的资料,我们发现这绝非个案:2006年,中国石化宣布发现了探明储量为2500亿立方米的普光气田;2007年,中国石油也宣布发现了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的龙岗气田。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