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战是否该开采10亿吨南堡油田

   2007-05-25 《青年周末》马军

50

核心提示:位于唐山南部的南堡油田,五一前后宣布发现了10亿吨储量,并将在2012年建成年产1千万吨的大油田。消息传出

  位于唐山南部的南堡油田,五一前后宣布发现了10亿吨储量,并将在2012年建成年产1千万吨的大油田。消息传出后,舆论振奋,但一种“不开采”的观点也悄然出现:发达国家一般先利用海外石油,南堡油田也应该作为一个战略储备进行封存。
  开采这个油田该如何权衡利弊?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国务院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等研究单位的十多位专家们,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本来同属于“石油圈子”的“圈内人”,也分化为壁垒森严的三大“阵营”。

  不开采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钱绍新

  今年80岁的钱绍新,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室中,是年龄最大的一名专家。他的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地震专业,他特意强调自己是“找油的”,对是否开采南堡油田,他谈的只是一家之见。

  当记者未经预约登门造访时,他的办公桌上正好放着一份报道南堡油田的打印件。显然,钱绍新此前就对这个油田特别关注过。他把这份打印件送给记者,嘱咐一定要认真看看。这是一篇《中国石油报》对冀东油田公司总经理的专访,偏重技术层面。钱绍新说,在他所看到的目前所有报道中,这是最好的一篇。“关于南堡油田,我看了那么多的报道,没有一篇写得这么开朗,也没有一个人讲得像他这样清楚。其他报道都太‘虚’,用了很多文学上的词,让人摸不着边。”

  保留一块整装油田 效果好比核武器

  我本人的观点,还是不开采好。

  美国这些国家,他们保存自己的油田,到国外去勘探。在我们国家,的确政府有政府的考虑,比如到国外买油需要付一大笔钱,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应该多保存一些自己的油田。一旦国际石油供应链出了问题,会派上用场。在战争或自然灾难时,能保障石油的不间断供给,会让国家比较安全。

  现在都说开采油田是为国家做贡献,我的观点相反。不开采可以留给子孙,从长远来看,多勘探、少开采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因为石油开采跟别的行业不一样,并不是产量越高越好。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保留一块较大的整装油田,对国际石油市场也有一种震慑作用,效果就好比一种核武器。这个油田,我觉得它的价值更多在于它的象征意义。它是一个信号,证明我们国家找油的能力,同时也告诉了国际石油界,如果油价过高的话,我们就自己开采了。

  不开采南堡油田的损失

  可由降低能耗、限制发展汽车工业来弥补

  解决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利用率,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

  在能源战略上,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一边开采油田,一边节能。现在我们国家的能耗非常高,工业用油综合能耗一般比国外同类设备或技术高出10%以上。如果能把这么高的能耗降下来,那么不开采南堡油田的损失,就能弥补回来。

  石油本来就不够,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应该限制发展汽车工业,这个建议我们向政府提过,都提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存在,后来是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意见占了优势。新加坡就不一样,限制民用汽车,为什么?基于三个考虑:人口多,资源有限,对环境有影响。

  你提的南堡油田是否开采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孤零零的问题,必须全盘考虑。

  青年周末:作为石油专家,你们会对政府提出不开采的建议吗?

  钱绍新:是否开采,这是跟国家的宏观战略有关的问题,不是我们专业人员考虑的问题。专家的确可以给出建议开采或不开采,但专家的建议分量是比较小的。政府更愿意听我们怎样更快发现油田的建议。

  即便不开采,对中石油的影响也不大

  青年周末:中石油作为一个企业,投入这么多,如果把油田封存起来,对企业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吗?

  钱绍新(不以为然):其实企业的投入是一个比较小的数量。即便不开采,对中石油的影响不大。石油企业每年都有很大的利润,不在乎这点钱。

  青年周末:这个油田多少也会影响中石油的收益,到时候你的工资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你不会担心吗?

  钱绍新:不会。在已经这么高的基础上,工资高一些低一些也无所谓,关系不大,属于锦上添花。现在国内还有5%的人,工资都发不下去呢。

  青年周末:有人提到了有一批工人在那里,如果不开采,这些工人谁来养活?

  钱绍新:这个油田的开采是现代化开采,自动化程度很高,所用工人不多,关系不大。

  青年周末:你刚才说中石油在这块油田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是,打一眼钻井不是要投入上千万吗?

  钱绍新:其实打的井并不多。油田勘探花钱最多的地方,在于地下情况搞不清楚,打井的成功率很低,密集打井,浪费太大了。但南堡这个油田的花费相对较少,因为它的发现,主要在于地球物理技术的提高。

  外国人漏掉了这块油田

  这块油田,在2002年之前的大概七八年时间,是跟外国人合作勘探,但外国人的目标搞错了。

  以前在河北山东这一带,主要油田都在中下部地层,所以在跟外国人合作的这几年中,打井都打得比较深,然而偏偏南堡这个油田位于中上部。当时的井打得都太深了,所以没发现,漏掉了。

  而且那时候的地震资料因为做得不够严格,质量不好,看不清楚。外国人也没有提出来重新做这个试验。因为重新做的话,需要再投入一大笔钱。他们是被第一次不好的地震资料给蒙蔽了。

  这个地震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探测天上的飞机靠雷达,地球物理等于就是探测石油的地下雷达。原来的地下雷达质量不够高,使得外国人没有看清楚这个问题。

  后来,在外国人撤走之后的5年里,我们开始自营勘探,自己又做了二次三维地震。当时是下了决心,冒了一定风险的。结果一举成功。

  开采南堡油田应细水长流

  记者采访的十多位专家中,占有压倒多数的,既不是主张大力开采,也不是完全反对开采,而是“中间派”,即带有附加条件的“有限开采”。这可以看作是“圈内”的一种主流观点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博导严大凡(女)是研究石油储备的老专家,她就认为不妨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性开采”。

  为保5千万吨 大庆曾开采过度

  石油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的独山子发现了油田,油品非常好,当时新疆还是盛世才(掌权),中苏石油公司开采这个油田,结果一下子开采量太大了,地层压力保不住,没多久油就出不来了。如果慢慢的采,可能可以采出40%来,但过猛的话,就可能只采出30%来,那10%就出不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开采,大庆开始还是比较稳妥的,但后来,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其他油田产量不足,国家要求大庆保住5千万吨的年开采量。这对当时的大庆就很费劲了,开采幅度过大,然后地下水很快就上升了。如果慢采,出来的油可能含水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太快的话,过不了几年可能含水量就高达百分之七八十了。

  任丘油田比大庆的问题还要严重。80年代的任丘油田,由于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积。开采过猛,这是有前车之鉴和教训的。

  所以,我不主张马上就急急忙忙的把产量提得很高。应该细水长流的开。从油田保护来讲,不宜过猛开采,避免地下压力过于增大,这样反而会降低采收率。

  每个油田都有一个合理的开采适度。我建议南堡油田的开采比这个开采适度还要低一点点。

  开采才能搞清楚南堡的真实储量

  完全不开采,摆在那里,我觉得也不好。开采也是为了吸取经验,因为地下的事儿,现在很多还都是说不明白的。不像地面上看得那么清楚。

  行外人大多不清楚,所谓储量,是分为好几级的。只有达到可采的,才是牢靠的。比如说,现在南堡10亿吨储量,其中探明储量是4亿吨,控制储量3亿吨,预测储量2亿吨。

  地下的事情,不是有明确的概念、能完全探查清楚的。如果说不开采,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现在就发现不了。比如说,如果不开采,那么它的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到底准不准,是不好说的。如果现在逐渐开采起来,就可以落实这3亿吨控制储量和2亿吨预测储量是不是可以变成可采储量。

  所以我的观点是逐步开采,试验性开采,开采一部分还是有必要的。

  我国曾封存过大庆的整装油田但后来没留住

  整装油田的储存,也是一种战略储备。中国是否也有这样的战略储备呢?

  有过。我们国家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大庆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曾发现了一个喇嘛店油田,封存在一段时间,是作为战略储备的。但是后来新发现的储量比较少,供不上需求,大概在80年代的中后期就把这块油田开采掉了。

  据我所知,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没有封存起来的整装油田了。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储量严重跟不上,如果储量跟得上的话,那倒是可以拿整装油田来做战略储备。他们勘探那边的压力很大。

  迫不得已必须开采南堡油田

  不开采没有法律依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王礼茂

  把南堡油田封存起来,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可能性不大。不太现实。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战略石油储备法,规定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一个价格,比如说800亿,由国家把某个公司的整个油田买下来,作为一个储备放着不开采。但是我们中国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法律。

  中石油作为一个企业,它发现了这个油田。国家在这方面没有立法,也就没有依据把这个油田封了。当然如果国家强行发布命令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不开南堡油田,可能有上千万的工人要饿肚子。加上前期投入的设备怎么办,等等,实际操作起来会有很多具体问题,谁来解决?没法可依。

  咱们国家关于这方面的立法,还是比较滞后。但即便解决了法律问题,也还要看国家对未来石油价格走向的判断。

  以前我肯定是要反对开采的,但现在我的想法有一些转变,不得不综合考虑一些现实问题。石油储备在应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但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如果是在深海,开采起来比较困难的,或者是在西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倒也可以封存一部分,等以后油价上涨了再进行开采。但如果把南堡这么一个运输、油品都非常理想的油田作为战略储备,放在那里不开采,我觉得条件还不是完全成熟。经济上没有这个实力,中国还没有到必须把这个油田封存起来的时候。未来可能还会发现一些油田。所以我建议保护性开采,是比较现实的。

  我们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也才刚刚开始建。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的时候,没有说第一批储备了多少油,现在只是在网上有一些猜测。专门负责这一块的能源局在这方面比较保密。包括我们去问,私下里聊聊还可以,要是正式的提出问题,他们也不愿意透露。

  比如上个月我们去镇海的石油储备基地考察,当地负责人对我们说,已经开始注油了。我就问他,“现在注了多少油了”?他打马虎眼说:“这个不好说”(笑)。多少跟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有牵涉的,算是一种国家机密。

  中国海外找油跟美国没可比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务处处长 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导 张士诚

  一个中国石油大学的学者向记者推荐了张士诚教授,因为张是油气田开发方面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士诚认为南堡这么好的油田当然要开采,这几乎是勿庸置疑的。

  石油开采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GDP每增长1%的话,石油消耗就要增长7%左右。咱们国家每年要进口1.6到1.7亿吨原油,这么大的量,国家要是不自己开采的话,肯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内开发一桶原油,成本也就十几美元,但要是从国外买的话,怎么也得三四十甚至五十美元。要是都靠进口,国家的综合实力实际上达不到这个要求,外汇比较紧缺。温总理提到过石油战略安全,现在国家进口石油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能源安全的限度。

  国家需要的量太大了,现在中石油、中海油也在国外找油,但目前影响不大。

  美国的国力很强,不能跟美国比。美国在国际能源布局上的扩张比较早,开发国外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把世界上一些非常好的资源已经占领了。比如美国在沙特占的就是最好的油田,即便宜又质量好。而且美国在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占有的股份比中国多得多,许多油田都购买了三十年五十年的开采权,掠夺性开采。它肯定是先开采国外的。再开发国内的。而中国到国际上发展,中国最多也就20年的历史吧,在国外占有的油田资源很少,没办法跟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比。现在开发南堡这样的国内油田也完全是迫不得已。

  至于降低能耗,这不是石油行业的事情,而是国家的技术产业的事情。降低能耗和增加开采,也并不是互相矛盾的。

  尽量利用东部油田是一个明显走势

  石萍(化名)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她明确表示她的观点可以发表,但不能写出她的真实姓名,因为事关国家大计,她说的仅是个人意见。

  从目前国内整个的资源开采现状来看,可以看出我们国家遵循的是这样一种思路:东面的油田要尽量利用,西面的资源可以作为一种储备。这虽然不是一种明确规定的策略,但目前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走势。

  新疆等地一些油田的储采比不是很高,等于是一种封存,但南堡油田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至于能耗方面,我国的工业能耗的确是比较高,但主要是设备和技术问题。这些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说,宝钢的综合能耗就比首钢要低。因为宝钢建设比首钢晚,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虽然首钢也在更新设备,但它的厂房和机器布局不够合理,运输形式陈旧,本身就会增加能耗。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