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油企好似“陪太子读书”

   2007-05-28 市场报王石川

53

核心提示:应该说,在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史上,这是一大进步。在多年来两大龙头格局一直坚如磐石的现实背景下,已经有

  应该说,在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史上,这是一大进步。在多年来两大龙头格局一直坚如磐石的现实背景下,已经有8家企业获得了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怎么说都让人有些欣慰。对此,已有人称,中石油、中石化垄断格局已经打破。但是,对8家企业获成品油批发权一事,且慢狂欢,至少尚不到狂欢的时候。

  细看这8家企业,仅仅芜湖市二环石油有限公司属于民企。除了属于中航油集团的四川陆地石油销售公司之外,其余6家企业分别隶属于中海油和中化集团这两大巨头。民企之孱弱令人汗颜,国企之强势堪称一手遮天,两者不对称的格局,可谓一目了然。可以说,中海油、中化、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形成了四强争霸的割据局面,民营油企仍然举步维艰,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众所周知,为履行“入世”承诺,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规定自1月1日起开始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应该说,这对于翘首以待的民企和“觊觎”已久的外企来说,不啻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然而,消息传来,并未泛起多么剧烈的涟漪。究其原因,诚如《中国经营报》报道,《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没有触及巨头们的垄断根本,油价制定机制的改革也依旧不明朗。

  耐人寻味的是,早在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就明确指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行业和领域,加快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令人悲哀的是,对于一些垄断行业,横亘在民营企业面前的是一道玻璃门,“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也即是“明放暗不放”。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