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我国“十一五”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7-05-28 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

46

核心提示: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不断增长,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首先,请您

   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不断增长,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首先,请您简略介绍一下,“十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6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59.6%,年均增长9.8%,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2.5亿吨标准煤,也居世界第二位。能源的快速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5年,煤炭产量21.9亿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煤矿,一批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53.6%。

  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电力总装机容量5.08亿千瓦,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电源结构趋向优化,水电、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比重上升。西电东送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六大电网实现了互联。

  石油天然气工业稳步发展。2005年,原油产量1.8亿吨,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一期工程建成,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等西部油气田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加快。200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6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8000多万平方米,生物质燃料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

  “十五”能源发展为“十一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但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是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就更低。而“十一五”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增长趋势,资源约束问题会更加严重。二是结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三是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我国尚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高耗能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大比重,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能源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还有相当差距,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任重道远。五是安全隐患不断增加。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天然气、电力供应不安全因素日趋增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维护能源安全任务艰巨。六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农村生活用能商品化程度偏低,西部地区农民用能普遍不足,全国尚有1000多万无电人口。

  二、有人预言,能源将是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您能否介绍一下“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能源工作,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节约优先,就是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不断提高能源效率。

  立足国内,就是坚持把主要依靠国内解决能源供给问题,作为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加快能源工业发展,增强国内能源供给能力。

  多元发展,就是坚持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加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形成合理的能源结构。

  保护环境,就是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作为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合作,就是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大局出发,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互补性,积极开展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基于“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5%和当前经济继续较快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节能降耗等因素,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做出的总体判断。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