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
所谓“后石油时代”,在绝对意义上是指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不可避免地濒临枯竭;在相对意义上则是指由于油价高涨、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提出新需求以及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导致石油的综合使用效益较之其他能源丧失比较优势,石油在能源构成中的主导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以石油为驱动的经济形态不再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很多专家提出,为缓和国内日益尖锐的能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减少一次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的份额,增大可再生与新型能源的份额,以建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未来能源供给的主要变化是,煤的份额将由目前的约70%减少至2050年的约40%,石油为20%,天然气占10%,其余由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来补充。
石油: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介绍,能源对外依赖程度的高低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成正比,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最主要的是要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为此,必须积极采取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措施。严陆光指出,首先要转变能源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元化;其次要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三是要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四是要加强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
交通运输是耗油大户,我国石油消耗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交通运输的发展。所以从节流着眼,降低交通耗油对保障石油供应意义重大,应将节油作为构建我国未来综合交通体系的重大原则,进行长期持续的努力。公路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汽车是最大的耗油用户,所以汽车节油是重点。汽车动力系统必须向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与排放洁净化方向积极推进,发展节能、代用燃料与电动汽车,并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与应用。发展电气化轨道交通,包括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磁浮交通。燃料电池车为主的氢能交通也是节油的重要方面,也应积极推进。
从开源方面,我们必须在国内大力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包括开发我国资源较丰富的油页岩非常规石油、煤液化和用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从实际需求、技术与产业的现状和原料来源的经济性出发,近期宜大力支持多方面的研发与示范工作,有选择地开展一些初步的产业化工作,在研发、产业化经验、技术经济性能等可靠数据基础上,抓紧深入研究我国大规模产业化的规模、重点技术途径、选址和发展战略,做出规划,逐步实施。此外要充分用好国际上的石油资源。然而据预测,全世界的石油产量在2035年左右将达到56亿吨的峰值,使得保障石油供应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
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一是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当今国际,石油外交在国际石油资源角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应积极向外投资,控制石油战略储备。二是要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为了提高石油安全,中国必须积极而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中国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方面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另一方面要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并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采购价格和采购规模上取得较大的主动权和发言权。
煤基化工:车用液体燃料替代重点
煤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由于煤的价格比石油低很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几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煤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煤用于发电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将从目前的50%上升到70%以上,绝对量的增加更大;煤的直接燃烧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的直接燃烧也很难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车用液体燃料的短缺还得从煤基替代燃料上找出路。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在阐述中国煤炭发展与中长期能源战略时说,考虑到我国煤炭资源有限,应节约使用,使其在更长时间内能保持基础性作用,其总量应保持在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我国煤产量增至约30亿吨/年后应大体保持稳定。要想继续发挥煤能源的作用,必须在煤的高效、清洁、低碳排放利用技术的提高方面狠下功夫,继续实施已开始的“清洁煤计划”,新建燃煤电站应采用供电煤耗小于300克标煤/度的超临界与超超临界机组,大力研发与采用多种降低污染和二氧化碳减排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效应。对于能减小污染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术,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与多联产技术的发展应继续给予支持。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认为,为了全方位优化利用石油资源,实现能源的优质化,煤炭替代石油能源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一是用二甲醚代替LPG,将LPG集中利用加工,采用新技术生产乙烯和丙烯,从而节省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石脑油、轻柴油等。二是采用甲醇烯烃技术生产乙烯和丙烯。三是煤直接制油。根据中国煤炭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采用国内开发的工艺和高效催化剂技术,建成100万吨/年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工艺的工业化示范;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建设300万吨/年的间接液化工厂,并完成商业化运行示范;采用不同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分别完成16万吨/年和100万吨/年间接液化示范装置和示范工程;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完成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
生物质能源:理清产业发展思路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国家应特别加大对石油替代的支持力度,尤其生物质能是化石能源出现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充分高效用好传统生物质能,仍是近期的主要任务。生物质能是惟一能转化成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近几年用粮食和油料作物制造乙醇与生物柴油的产业逐渐崛起,但是,若按1000万吨汽油的替代计算,需用粮食5000万吨,占我国粮食产量的1/9~1/10。由于中国要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大量占用耕地面积是不适宜的,应积极研发以纤维素为原料的新工艺路线。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关键是稳定提供大规模的能源植物,着眼于在不宜农、不宜林的大面积荒漠与边际土地上形成能源植物产业基地,要像推动农、林业的发展一样,将能源植物作为重大产业来推动。发展大规模生物质能,当前应特别注意抓紧以下几件事:大力开发能源植物物种的遴选;特别关注节水能源植物的研发;努力提高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的科技水平。但由于生物质承载能量小,固体处理量大,生物质气化存在收集和运输问题,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开发出低成本的生物酶技术,推广还有困难,还需要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
业内人士称,生物质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中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5400万公顷荒山荒林,但真正能落实到项目的,能够去开垦的,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划和布局;其次,生物质资源分布极其分散,如何采集、运输都需要示范,需要建立一套商业化的机制,目前这些都还不明确;再次,荒山荒林和盐碱地都需要水,水资源如何保证?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王仲颖表示,目前这方面中国还在试验,只是加快了步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府战略是:抓住资源-区域规划和市场,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做好生物质能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生物质能源基地;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加快落实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要考虑经济效益和能量平衡问题;加快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在技术市场化战略方面,主要是做好试点和示范工作。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