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首钢落户、石油发现带动弹丸小岛的梦想

   2007-06-12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报

49

核心提示:重型卡车斯泰尔一辆接一辆,隆隆地在唐海县的各条公路上爬行着,驶往海的方向。这些车上满载着从附近山体上

  重型卡车斯泰尔一辆接一辆,隆隆地在唐海县的各条公路上爬行着,驶往海的方向。

  这些车上满载着从附近山体上挖下的土石,前往曹妃甸填海。司机们大都来自唐山靠近海岸的几个县、镇,他们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购车款,希望1年下来能赚回本钱,“这样的活计还能干上好几年呢,我们村一大半人都干这个。”一位已经成为运输老板的附近村民说。

  首钢的落户,石油的发现,一个从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再也按耐不住它膨胀的野心。

  新“钢城”

  唐海县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人口100万的工业城市。而目前唐海县的人口是13万。翻涨10倍的信心来源于首钢的到来。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曹妃甸,批准建设1500万吨精品钢基地的计划。按照计划,2008年11月份,首钢在曹妃甸一半产能投产,到2010年全面投产。

  首钢搬迁本身的人口转移以及周边产业可能带来的人口聚集预期,使得唐海县的人口规划迅速膨胀到了100万,这个唐山市最南端仅有13万人口的小县,几年前还是以农垦为主,在对未来憧憬的刺激下,最近其商品房价已经达到了3000元/平方米。

  事实上,不仅仅是钢铁生产基地,建立全国性钢材加工及配送中心,为曹妃甸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首钢加上河北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而全国主要发达工业地区都在距曹妃甸1000公里以内,从财富半径上来讲,曹妃甸建立全国钢材配送中心的优势得天独厚。”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傅树利透露,目前国内尚没有全国性的钢材配送中心,“国家非常提倡建立一个这样的基地。”

  国资委负责机械工程工作的宁世昌同样看好曹妃甸钢材配送中心:“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现在国外钢厂在天津建了很多钢材深加工工厂,但是缺乏配送这一环。”

  曹妃甸的优势是,天然的航道和深水码头、直通内陆的铁路线路。根据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渤  的说法,曹妃甸将建成年吞吐量达5亿吨的国际第一大港。

  “烟台、威海、大连和青岛等环渤海造船厂,1年有1300万吨造船产能,也就是说,仅环渤海的造船工业1年就能吃掉曹妃甸未来钢铁产量的20%~30%。”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经理黄平涛建议,曹妃甸应立足于本身优势,为周边地区工业提供服务,基于此一定要建立钢材配送中心。

  工业冲动

  去年,在最靠近曹妃甸的陆地端——南堡的农民们得到一个天大喜讯:政府出价1000元/亩的价格征收南堡大片的海边盐碱地,而农民们承包这种盐碱地的成本是每亩10~30元,因为附近农民都是大片的承包盐碱地进行养殖业,因此,征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颇丰,据说最高的农民拿到了上千万元的补偿款。

  地价飞升的背后是一大批巨型项目的落地。

  据傅树利透露,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重”)已有意进驻曹妃甸工业区。

  总部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一重”,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建厂选址时有意靠近前苏联,但是“一重”要想进一步发展,现在这一地理位置已经显现出了诸多限制,“一重从发展的眼光看,需要搬迁。”傅树利提出。

  “一重”对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早有认识,因此,已经在大连建立了设计基地,在天津也成立了研究基地,“现在,一重急需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整合。”“一重”一位内部人士坦言。

  宁世昌认为:“一重”进入曹妃甸工业区,不仅对于“一重”本身,对曹妃甸工业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激活都是战略性的,因为“一重”有重压的优势,由锻压、制坯能力带来的对整个经济圈的带动性作用将非常大。

  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渤  告诉记者,目前曹妃甸的发展构想寄予八大产业,其中包括钢铁、石化装备、海洋工程、汽车配件、环保设备、轨道交通、造船和民用飞机,“其中民用飞机一项,曹妃甸工业区已经与一家俄罗斯民用飞机厂签署了协议,双方在曹妃甸合作生产3.5吨民用直升飞机。”薛透露。

  曹妃甸的蓝图与以往中国任何一个工业区相比,都堪称宏伟。而且,显然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动手了。

  唐山市的居民大都知道,一个由原来仅有4平方公里的小岛——曹妃甸,填海而起的人造工地上,常年有几万名工人在不停地施工。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今年5月份,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累计投入已达200多亿元,到年底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按照规划,到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总投资将不少于1500亿元。

  定位的困惑

  “环渤海经济圈目前根本不存在。”一位政府内部人士直言,形成概念多年的环渤海经济圈,并没有在产业链上真正地互动起来。

  而以装备制造业为发展重点的曹妃甸工业区建成后,黄平涛认为环渤海经济圈将梦想成真。“希望曹妃甸建立大型的钢材分锻基地,为整个环渤海工业区服务,真正实现环渤海经济圈。”

  但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定位,曹妃甸的建设者们显然没有十分的把握。 “我们为曹妃甸工业区已经作了14年的前期准备,在装备制造业研究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同时装备制造业也是令我们最困惑的,因为这个产业太复杂了。”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渤  坦言。

  区域经济专家陆志伟分析,钢铁和码头是曹妃甸的优势,但要想发展装备制造业,还要取决于其他多种资源。“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见效慢,而且增值少。”陆志伟建议,与其直接发展装备制造业,还不如将精力放在机械设备服务上,例如船舶、化工设备的维修服务。

  “这届中央政府特别重视海洋工程,而一个海上平台钢材消耗量能够达几万吨。”在黄平涛看来,具备钢铁产能优势的曹妃甸,发展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是可取的,“但海洋工程最大的难题就是人才。”黄建议,可以考虑从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家例如新加坡招商引资。

  开发曹妃甸另一个引入注目的问题就是环保。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从环保角度分析,认为曹妃甸工业区对环境的影响可控。“这么大规模的投入,环保方面一定会增加一笔负担,但是问题不大。”徐的理由是,曹妃店以及周边陆地如唐海本来就人口稀少,大多为海边滩涂地,不管是工业园还是新兴城市的建设,都需要基础设施先行,“遵循这一点,环境不会受太大影响。”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