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管道沿线留下许多建设者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足迹。这条静卧西部大地的能源大动脉,与西部各族百姓血脉相连,被沿线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造福管道”。
管道沿线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能在旱季不再为饮水发愁,其中就倾注包括西部管道人在内的中国石油人的真情。去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起“情系母亲水窖,助力新农村建设”捐助活动。西部管道公司各部门和沿线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平均每 3 名党员就捐建 1 口水窑。
灾区的老百姓不会忘记,去年冬天,新疆、甘肃许多地方遭受雪灾。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西部管道公司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员工有钱的出钱,有物的捐物,短短一天,便捐出数万元,当地百姓感激地称之为雪中送炭。
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更不会忘记,如今能在新校舍里上课,用上新文具,要感谢那些长年累月在这里建设西部管道的石油叔叔阿姨,是他们的慷慨无私,圆了自己上学求知的梦。
新疆哈密地区的阿不都热依木老人不会忘记,是石油人修通工民共用的管道伴行路,改变了交通状况,他家瓜田里香甜可口的哈密瓜才能便捷地运到城里去。西部管道在建设过程中,修建了数百公里的伴行公路。这些路,被沿线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致富路”、“幸福路”。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沿线老百姓不会忘记石油管道人为他们做的每件好事。同时,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石油管道建设。西部管道在近两年的修建过程中,得到沿线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也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这条管道,成为真正的和谐管道。
管道建设,一般而言,最大的难题就是征地。征地如果没有进展,管道就寸步难行。尤其是像西部管道这样线路长、跨度大的石油管道,征地往往涉及千家万户,仅沿线迁移的坟墓就达到 4000 多座。西部管道建设之所以得以顺利推进,与征地工作顺利分不开。而这是沿线老百姓倾力支持的结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很难想象这么长的管道能如期建成。
据参与管道建设的焊接工人介绍,在农田段施工时,为了不影响农田灌溉,施工单位抢上人员和设备,加紧施工。农民主动配合,有些村民主动把自家的农作物提前收割完,把场地腾出来;在修筑穿过村庄的伴行路或桥梁时,村民自发地带上自家的铁锹、簸箕等工具,加入到施工队伍中来。为了管道早日贯通,有的村民主动拔掉自家田地里的庄稼或树苗。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每名参与施工的建设者,都感受到沿线群众的那份热忱与深情。
这种“油地一家”、“企地共建”的和谐景象,在西部管道建设工地随处可见。正如西部管道公司总经理凌霄所说,西部管道是为西部而生的管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理所当然要为西部作贡献,为沿线老百姓谋福利,要建成一条真正“情系西部”的幸福大道。
西部管道公司在工程建设之初就提出要建设“和谐管道”。在建设过程中,这个公司举办诸如“情系西部,共建和谐”大型助学等多种多样帮扶地方的活动,以及大规模聘用当地农民工,从事一些如挖填土石方、站场土建施工、水工保护等技术性不是很强的工作,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受到当地老百姓和政府的广泛好评。据统计,整个工程建设期间,西部管道公司及施工单位临时雇用属地用工先后达 1.4 万多人次。最高峰时,在管道沿线工作的社会用工达到 6000 多人。
与沿线老百姓距离最近的是施工单位,与他们“亲密接触”最多的是那些奋战在工地上的工人们。许多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提出:“干好一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建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创一个品牌、树一座丰碑”,等等。这些口号,成为工程建设的主旋律,贯穿管道建设全过程,树立了石油人的良好形象。
工程结束后,许多施工单位在地方留下美誉,与当地老百姓结下深情厚谊。如在甘肃酒泉段施工的中国石油管道三公司,当地的老百姓把长期在这里施工的石油人亲切地称为“石油兄弟”。这个公司的一位四川籍男员工,因为热心助人,结果意外地收获了一段好姻缘,与当地一位受过他帮助的姑娘结成“百年之好”,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个公司的项目部经理陈连山动情地说:“看到西部戈壁上艰难生长的一草一木,你能忍心踩过去吗?在我眼里的这一草一木,远远胜过我家客厅的名贵盆景。”
西部管道建设者把石油人的情和爱洒在沿线的每个地方。是他们,用真诚换来了西部人民的热诚;也是他们,把中国石油人“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旗帜,插到他们所到的每个地方。
如何理解西部管道工程建设的这种“和谐共建”理念?正如一位工程负责人所说,这种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石油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企业宗旨的体现和具体化,与这种企业理念一脉相承。同时,更是中国石油人主动承担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的重要体现。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