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助扶余油田焕发青春

   2007-10-17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42

核心提示:截至10月15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原油日产已达2900吨,在年产百万吨的水平线上运行,再次达到20世纪70年代

  截至10月15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原油日产已达2900吨,在年产百万吨的水平线上运行,再次达到20世纪70年代年产的最高水平。这是吉林油田公司实施扶余老油田调整改造工程、运用包括三次采油试验研究在内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等先进技术的直接成果。这些先进技术让已经开发了40余年的老油田重新焕发了青春。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扶余、红岗等老油田几乎都进行过一、二次加密调整,而且已相继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作为上产油田,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高效动用,保证老区稳产,提高油田采收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三次采油技术也应运而生。该项技术经过吉林油田科研人员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近五年来,吉林油田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吉林油田特色的三次采油技术系列。吉林油田成立了三次采油研究所,拥有了相关的研究与施工队伍,具备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应用微生物采油、化学复合驱油等新技术的条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使之成为提高“三低”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手段。

  早在20世纪末,吉林油田通过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日本国石油公团等机构的合作,系统地开展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实践,针对扶余油田的油藏条件,筛选了适合该油田的优秀菌种CJF——002菌。在矿场实验中,降低了油井含水高达40个百分点,该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国内外应用该技术开发高含水油田的首创。现在,吉林油田以扶余油田为目标油田,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和油藏工程技术,在微生物采油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微生物驱油机理评价技术在内的9个方面的配套技术。2005年,该项技术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微生物技术研讨会上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列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10个重大项目之一,即扶余微生物驱工业化试验项目。该项目建立了微生物培养站并配套了相关的施工装备,达到日处理淀粉20吨,日产菌液10立方米,满足了年施工30口井的规模。应用该技术后,油井含水下降10%,按计划每年上百口井措施可增产量约占该区块2006年总产量的10%。

  作为不断增加可采储量、改善开发效果的接替技术,化学驱油在吉林红岗油田的实践,也收到良好效果。五年间在总注入量为地下孔隙体积20%左右的情况下,平均提高采收率为20.5%,截至2005年底,有三个井组累计增油6.22万吨,增加可采储量41.3万吨,累计增收6622万元,投入产出比1:4.15。而且,化学剂没有大量溢出,对注采工艺、地面集输系统和环境没用造成不良影响。

  在二氧化碳措施增油方面,吉林油田研究和应用二氧化碳吞吐、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经过几年的刻苦攻关,已经掌握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包括地质优选、油藏工程技术研究、现场监测、现场加药等相应的系列技术,不仅为本油区的稳产发挥了作用,也成为工程技术单位外闯市场的独门兵器。

  目前,吉林油田根据加快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战略构想,结合本油区的各类油藏特点,在加紧试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正努力做好微生物驱油、化学驱等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储备工作,为在“十一五”期间吉林油田的产量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