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突破100美元将严重拖累中国经济

   2007-11-15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352

核心提示:近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屡创新高。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

   近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屡创新高。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97美元,创下97.10美元的历史最高盘中价和96.70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距100美元大关仅有一步之遥。

  目前国际市场油价已进入一个“高位敏感区”。如果交易者配合油价利好消息,继续选择大量买进原油期货交易合约,油价则可能进一步走高。(11月13日《经济参考报》)

  1年前,高盛公司曾预测原油价格将涨至每桶105美元的水平,被业内一些人士斥为无稽之谈。现在,当屡创新高的国际油价已越来越接近这个数字时,使人们开始相信当初高盛公司这一大胆的猜测。这不得不让我们承受的这样一个现实,从一个中长期的时段来看,我国经济面临新一轮的高油价将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国际原油需求快速增加导致供给紧张的状况难以改变。其次因美元的因素,国际基金在原油市场的套利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阻遏。这些因素都将给油价上涨继续推波助澜。

  然而,面对油价高涨的形势,近来国内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却认为,全球原油市场并不存在短缺的问题,我国有较强的石油储藏量以及足够的石油战略储备,即使原油价格升至100美元,并不会带给企业无法承受的困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短期内没有必要看得太严重。但舆论普遍指出,油价突破100美元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一些专业人士甚至在谈论原油每桶升至120美元的可能。只要世界对原油,特别是轻质原油的需求不出现大规模的下降,只要美元继续走低,不能排除油价持续走高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实际上,我国经济如今已深受油价飞涨之苦。2006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过了多次调整,本月1日,国家发改委作出决定,每吨成品油价格提高500元。如果国际油价再持续增长,结果就更让人难以预测。即使供应规模不会减少,但只要石油供应稳定性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油价迅速上涨。如今国内石油市场已经受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国内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随着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原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将会不断加大。虽然目前的高油价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但是,油价不断飙升对我国经济发展将带来较大阻力。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80美元左右,与去年65至70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至15美元。预计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我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工业原料,原油价格波动不仅会影响下游所有产业的利润,同时还将带动各种产品价格的波动。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必然引起与原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石油是价格链条中的起始环节,随后是交通、其他商品和服务。油价上涨现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许多专家预测,今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增加,最终阻止其强劲上升势头。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在油价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不调价国内油价将加剧目前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致使成品油市场供给不足,给居民生活带来巨大不便,而提高油价,又会加大居民生活支出,特别是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去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四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有关数据显示,1至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4.1%。初步匡算,上周成品油价格调整直接影响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0.05个百分点。

  今后国际油价到底是会持续飞涨还是稳步下落,现在还不得而知,不好判断。不过,无论是悲观也好,乐观也罢,分析人士指出,油价持续上涨将会对严重拖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应对。国内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国际油价不断冲高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这意味着我国必须更快地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能源消费。但在各种利益权衡中,既要考虑宏观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水平,也要考虑百姓承受能力,如何推行价格改革。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