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能源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下,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资源战略,提出打造上游“长板”,特别是提出了提高储量动用率和油田采收率的要求,为胜利老区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高油价扩大了盈利空间,降低了开发评价的标准,以前的无效储量变成了经济可采储量。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使原来不能动用的储量变成了经济可采储量。
由此,加大低品位储量开发力度成为胜利油田的现实选择。
所谓低品位储量,就是用常规投资或者技术手段难以动用的储量。评价标准中最关键的指标是油价,目前最新标准是每桶35美元以下为正常经济可采储量,每桶35美元至55美元为低品位储量。
据胜利油田开发处负责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胜利油田就在草13区块的沙一、沙二段发现了储量,但由于油稠、层薄、出砂,这些储量20多年间都没有动用。到2006年底,胜利油田已探明但未开发的储量为6.27亿吨,其中大约有2.6亿吨被界定为低品位储量。
如今,制约低品位储量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的油价已不是问题,另一关键因素就是技术。“十八般武艺变出新花样”,对不同特点的油藏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
在草13区块,油稠、层薄、出砂,胜利油田尝试引进水平井技术开发薄层稠油,在完井上应用了高精密滤筛管防砂技术,增大了泄油面积,把原本没有开采价值的小断块、薄油藏变成了现实产量;而高精密滤筛管不仅可以成功防止砂堵,还能提高原油渗透率,这两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草13区块的开发难题。
低渗、特低渗油藏是另一类低品位油藏。胜利油田近几年在勘探中的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类油藏。胜利纯梁采油厂的高89区块就属于特低渗油藏。过去这一区块的开发流程很简单,打完井,再进行一下压裂改造就投入开发。因为地层渗透性太差,根本无法进行注水调整,产量衰竭之后只能再打新井。2007年,胜利油田在这一区块部署了高89-平1井,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改造,完井投产后效果显著,日产原油14吨左右,目前已经稳产4个月。去年,胜利油田采用相同技术,先后进行了3口井的试验,均取得成功。
特殊的储量开发,必须要有特殊的体制机制做保证,才能实现高产和稳产。高投入、高风险以及收益的不可确定性,决定了低品位储量开发必须要走与传统油田开发不同的新路。专门开发低品位储量的胜利石油开发中心,为胜利油田的低品位储量动用,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由于低品位储量与正常经济可采储量相比,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投入大、高风险等特点。石油开发中心一成立,就采取了油公司的运作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开发更有效地提前介入勘探,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不仅节约投资,而且可以站在更高层面上整合优势资源,进行高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坨826区块发现于1982年。由于存在埋深大、黏度高、储层横向变化快、敏感性强等诸多困难,一直未能动用。2007年初,石油开发中心接手这个区块后,与科研院所、高校及施工企业联合攻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水平井技术、蒸汽吞吐技术、高效油溶降黏剂以及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于一体的HDCS技术。这一集成技术,打开了此区块开发的大门。2007年3月,应用HDCS技术的坨826-P1井投产一次成功,目前已累计产油4600余吨。有关专家评价,HDCS技术攻克的是世界级开发难题。
目前在胜利油田,以石油开发中心为代表的油公司快速发展,去年产油225.5万吨,同比增长21.7万吨。
低品位储量开发现已成为胜利新区产能建设主阵地。2007年,胜利油田新区及低品位储量开发建成产能175万吨, “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动用储量1.1572亿吨,新建产能188万吨,比“十五”年均多动用储量3156万吨,多建产能40万吨。
据了解,今后胜利油田在低品位储量开发上,将进一步加强与油藏工艺的结合,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抓好方案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增强低品位储量开发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储量向产能、产量的有效转化,提高新区对产量、可采储量的贡献率。“十一五”后3年每年动用低品位储量2600万~2800万吨,建产能40万吨以上。
“高油价下,‘鸡肋’已变成了‘香饽饽’,胜利油田低品位储量的开发潜力巨大。”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王立新如是说。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