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发债500亿 弥补原油进口加工亏损

   2008-11-24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49

核心提示:  虽然已有些日子没有新股上市的消息了,公开增发的消息也似仿似佛。但初冬中,上市公司发债的热情正在熊熊

  虽然已有些日子没有新股上市的消息了,公开增发的消息也似仿似佛。但初冬中,上市公司发债的热情正在熊熊燃烧。

  上周,被称为“石化双雄”的中石油、中石化发公司债申请在同日获得证监会通过,分别获得300亿和200亿的发债批准。

  在国际原油价格从145美元跌到52美元的波线中,在中央财政对成品油亏损的持续补贴中,中国两大石化巨头拿到这笔巨额融资额度自然引起市场的广泛关系。

  中石油发债弥补现金流不足?

  11月21日,中石油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公司债券的申请已获证监会发审委有条件通过。但公告中没有透露此次发债的具体使用。

  当天下午,记者采访到了中石油相关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此次发债是在公司之前600亿发债计划的一部分,相关用途也在此前的公告中有过详细公布。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债申请是早在今年5月份中石油股东大会通过的,根据7月31日召开的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决定在600亿元发债规模内,择机向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提交发行不超过300亿元债券的注册申请,债券品种为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公司中长期资金需求、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等项目投资用途。

  但业界分析这也很可能用于中石油刚刚宣布的收购6家集团旗下风险作业资产。对此这位中石油负责人表示发债的目的并没有进一步变化,所以不能表明发债与该次收购有关。

  而头一天(11月20日)中石油的公告称:公司将向6家企业收购风险作业服务业务资产,资产共做价53亿元,将在收购完成后支付。资产收购完成后,相关风险作业服务业务资产将由公司下属6家分公司独立经营,减少关联交易。

  与300亿公司债额度相比,53亿元的收购毕竟只是零头。业界普遍认为中石油发债融资应该另有用途,可能与成品市场有关。

  公开资料表明,中石油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6.58亿元,同比增长42.6%;实现净利润866.02亿元,同比下降17.4%;每股收益为0.47元。

  但今年6月20日发改委对成品油提价,让中石油业绩影响明显。三季报显示,中石油在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2.47亿元,同比增长31.8%,每股收益0.21元。

  中石油的财报也披露,在前三季度中石油共获得政府进口加工原油补贴132.3亿元,但现金流量仍出现66.5亿的亏空。

  因而高盛一位分析员认为,中石油此次发债主要是为弥补现金流的不足。

  中石油资金压力小于中石化?

  中国石化也在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券事宜已于2008年11月1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发债所得中,拟用100亿元调整公司负债结构,剩余补充流动资金。当天中国石化的涨停板和中国石油(601857,股吧)7.49%的涨幅,带动大盘走出6.05%的涨幅。

  中石化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76.42亿元,同比下降63.7%,基本每股收益为0.203元。第三季度中国石化实现净利润83.0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7%,基本每股收益为0.096元。而今年中石化获得的国家对进口原油加工补贴已将近500亿。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迅速回落,中石化经营压力未来将得到较大缓解。预计第四季度,在补贴取消、成品油价格适度下调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仍将可以取得较大的环比增长。但其脆弱的资金链令市场望而生畏。此次200亿获批,将有望改善公司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从两石化巨头的现金流量看,发公司债不得已而为。

  三季报显示,中石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103.4%;由于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增加融资规模,期末公司的短期借款同比大幅增长202.7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59.41%;而正是由于借款规模扩大,前三季度公司的财务费用为67.06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41.62亿元,同比上升61.12%。整体来看,中石化资金压力较大。

  相比较而言,中石油的资金压力明显小于中石化。虽然中石油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8.63亿元,同比下降11%;期末公司的短期借款为284.66亿元,同比增长了51.9%;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均有所减少。

  虽然发债能缓解两石化巨头的资金压力,但大摩一位分析员认为,两石化巨头在获得资金后将会用于产业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