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大事业部 中海油突击下游

   2009-02-23 经济观察报本站专稿

53

核心提示:  中海油第一次将中下游业务统归于一个事业部来进行管理  最近一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

  中海油第一次将中下游业务统归于一个事业部来进行管理

  最近一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完成了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中下游产业链整合。据获悉,中海油已于日前成立了中海油炼油及销售事业部,这将使中海油上下游产业链变得更明晰。

  新成立的事业部将集中管理包括炼油、油品销售、沥青在内的中下游业务。内部人士介绍说,将中下游业务统归于一个事业部来进行管理在中海油集团层面上,是第一次。

  上述人士表示,该事业部将和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等同级,属于集团的一级子公司。由孟黎明担任该事业部总经理和党委书记。

  “随着中海油下游业务的不断加强,成立这样一个部门来集中管理下游业务是大势所趋,能够加快中海油下游业务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

  整合落定

  据悉,新事业部将包括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简称“中海油气利用”)、中海油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油品销售”)以及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炼化”)三个部分。

  去年年底,中海油就曾想过整合上述三家公司,来集中发展中下游业务,但在建立一个新的集团子公司还是成立事业部问题上有所徘徊,最终决定还是成立事业部。上周,中海油在其位于朝阳门的总部大楼里召开两天的会议来商议成立中海油炼油及销售事业部。

  “公司上下对此事非常重视,包括傅总在内的所有在京中海油高层都出席了这次大会。”中海油新闻发言人李世强说。目前,中海油炼油及销售事业部已经挂牌,重组后的业务范围将主要包括:炼化、化工品贸易、沥青、燃料油加工生产等。

  初步的构想是以惠州炼油项目为基础,结合中海油气在油气开发、沥青等中游化工品生产方面的优势,依托中海油品销售在化工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经验,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

  “除了挂牌成立事业部,惠州炼油项目投产后一些相关事宜也得商量好该怎么办,如成品油的销售及布局。”该人士说。

  化工业务

  中海油内部人士说,此次整合完全取决于惠州炼油项目的进展。因为炼化事业部的主要业务就是围绕惠州项目的产品来展开。包括化工产品、成品油等。

  惠州炼油项目是中海油投资建设的首座大型炼油厂,一期投资193亿元。该项目原计划2008年年底投产,受经济危机影响推迟到2009年投产。据悉,惠州炼油项目将于3月份投产运行。

  惠州项目的化工产品包括乙烯裂解料(150万吨/年)等石化产品。同时,中海油气利用的主营业务是沥青和燃料油的生产销售,有超过300万吨的中海沥青和500万吨的中海燃料油生产能力,占据国产沥青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不完全统计,中海油气利用目前投资在建的项目包括:总投资8.23亿元的营口重交沥青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江苏泰州沥青和润滑油项目、汕头300万吨/年的沥青项目等。

  上述人士表示,这些产品将成为中海油在化工产品销售方面的主力。记者获悉,中海油将从去年并购的中华供销和中化建两家企业中抽调更多的人手进入事业部。上述两家公司都是老牌的化工品进出口贸易企业,拥有很多老资历的销售好手。

  进入终端

  更重大的意义在于,惠州炼油项目年产成品油730万吨,将使得中海油的业务真正得以上岸,和中石化、中石油展开终端市场的正面竞争。此次炼化事业部的成立,更是将终端业务予以细化,更有针对性。

  据了解,中海油的成品油销售将以中海油油品销售公司为主展开,中海油油品销售公司去年4月成立,是在原中化供销、中化建原有基础上组建,还注入了中海油的炼油、油品销售及原油进出口业务。

  据悉,事业部成立后,中海油油品销售公司将正式接管成品油销售业务,下设华北、华南等数个大区。从去年开始,中海油再度加大对社会民营加油站的收购力度。“能够收到好地点的加油站,内部会有奖励,去年一年就收了好几百家”。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在北京周边顺义、昌平等地,中海油也都略有斩获。”

  在李世强看来,此时是中海油加快布局下游的大好时机。“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价格下降了很多,这对新建项目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节约很多成本。”李世强说,“同时,一些加油站出售的价钱也更加便宜。”

  董秀成则表示,这实际上符合中海油一直的愿景。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10月份,中海油就计划2010年在“两洲一湾”地区建设1000座加油站及其配套油库,形成较为完善的成品油营销网络。目前,中海油在全国有100多座加油站。

  另据获悉,中海油品销售公司连续3天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对今后成品油销售战略、规划等进行部署。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