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中国港口业09年盈利压缩25%至36%

   2009-02-25 世华财讯本站专稿

33

核心提示:花旗银行认为中国出口仍将下行,集装箱空置率上升,港口运营商盈利持续下挫,价格战一触即发。花旗银行于2

  花旗银行认为中国出口仍将下行,集装箱空置率上升,港口运营商盈利持续下挫,价格战一触即发。

  花旗银行于2月24日发布中国港口业分析报告。 花旗经实地走访后,认为中国二月份出口比一月份下滑18%,先行指标预示情况将更加危急,价格战因而可能一触即发。如果全年出口下降10%,而平均售价下滑10%,则中国港口09年预计净盈利会减缩25%至36%(大连港除外,会有10%的增长)。花旗重申对于中远太平洋及天津港的卖出评级;但大连港为买入评级,因其三百万吨政策性原油储备已满;维持招商局国际的持有评级。

  全球贸易无疑正迅速失去动力,但该行业现状及前景到底如何?中国及美国一月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上扬让市场认为经济正在触底,库存削减已到末期。但花旗认为,近期港口运作表明国内制造业活动减弱势头甚于预期,因全球经济衰退已影响了中国国内产品的海外需求。此外,先行指标显示,号称全球制造业的中国,在一月份出口大跌17.5%之后,未来数月出口仍将大幅下滑。

  上海及深圳港二月份日吞吐量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出现日吞吐量低达3万吨的惊人记录,而其历史峰值为10万吨,此前最低值为5万吨。西深圳赤湾港日吞吐量在二月份上半月减至1万个标准箱,而09年一月份疲软期峰值为2万,平均为1.3万。盐田港、蛇口港及大连港与天津港二月份吞吐量均呈显著下滑,出口下滑幅度在二月至三月间可能还会增大。

  花旗认为中国的外贸集装箱港口09年上半年可能会下滑20%,若全球经济触底,下半年出口年比持平,则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会下滑10%。而下半年持平的情景仍是乐观预期,因这预示着下半年出口恢复环比高达33%。另一方面,运能过剩上升及集装箱空置率增加使平均售价下滑10%。

  先行指标显示出口还将下滑至少20%。进口加工表现领先出口一至两个月,08年11月至09年1月进口加工分别下滑25%、32%及50%,广东第一季度出口订单下滑20%至30%,亚欧航线集装箱船运量削减24%,以美国商业库存比销售率上升衡量,终端需求仍不佳。

  如果出口在上半年年比下滑20%而下半年持平,则全年10%的需求下滑会使中国集装箱港口平均利用率下滑16%至69%。因集装箱空置率增高限制了平均售价,港口运营商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价格压力。

  港口运营商已大力采取措施应对集装箱空置问题,如提供免费码位及降低港口码头操作收费等。而这意味着已直线下滑的吞吐量仍低估了实际贸易下滑幅度,而平均售价会显著下跌。如一些通常高盈利码头,如盐田港,集装箱空置率已高达40%至50%,花旗预计,40%的空置率可能导致平均售价下滑8%,总空置率达50%则可使平均售价下滑17%。

  中国航空业在1998年及2002年期间平均售价下滑10%,而全球外包业务兴盛使中国港口业免于在上述两个阶段出现下滑,因而中国港口业以往并未经历过吞吐量下滑及价格大战。但这次不同,不仅因全球性危机,也因为航线增多而同时仍有大量新泊位有待启用。供求失衡可能会导致港口利用率下滑16个百分点至69%,而激烈的价格战可能成为现实。

  花旗预计一月至二月份仍不是最糟之时。出口订单下滑20%至30%,进口加工下滑25%至50%,终端需求持续疲弱,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及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及亚洲其它国家出口下滑30%到40%,集装箱运能削减四分之一,基于这些不利情境,预计中国未来数月出口不可避免地仍将下滑,幅度至少达20%以上。

  花旗银行于08开始使用广交会作为整体出口趋势的早期预示信号。因广东可作为中国全国的出口制造业代表。花旗发现近期广东出口订单下滑20%至30%,预示着出口恶化形势上行。因亚洲制造业链复杂,进口加工是另一较好的指标,反映的趋势比出口提前1至2月。自08年年中,进口加工比出口恶化程度加快,11月、12月及09年1月分别下滑25%、32%及50%,而亚洲的中国贸易伙伴出口下滑30%至50%。

  因而,预计2009盈利除大连港增长10%外,其余香港上市的中国港口盈利压缩25%至36%: 中远太平洋、招商局国际及天津港净利分别下滑27%、 25%及36%。在全球经济危机延长加深的背景下,花旗认为集装箱吞吐量及售价可能至2010年方可复苏。预计中国港口运营商2010年盈利平平。中远太平洋2010年预期净盈利增长不会超过2%,招商局国际上涨 6%, 大连港上涨10%,天津港上涨11%。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