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抚顺石化公司人事劳资处副处长刘文玉

   2011-08-15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记者 杨 艳 实习记者 张舒雅

176

  有人说,人事干部很风光,上达领导,下通群众,是个美差。有人说,人事干部像“双面胶”,工作起来左右为难,让人身心疲惫。对于抚顺石化公司人事劳资处副处长刘文玉来说,人事工作是信念。这个信念支撑他25年保持激情。

  8月9日清晨,记者在抚顺石化见到刘文玉时,他刚结束了几个会议的讨论。坐下不久,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的刘文玉便接到领导的电话,让他赶紧处理一些文件。周围同事说,这种事对刘文玉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他头脑里从没节假日一说。

  刘文玉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精通业务。为此,他专门学习了MBA课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收集大量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方法和模式。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在石油人事系统里很有威望。

  作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刘文玉奔波于全国各地,协助集团公司及兄弟单位研究相关政策和课题。在抚顺石化,他是名副其实的人事“政策通”。“企业每遇人事工作中的难点、热点、焦点及群众化解不开的问题时,经常请教他。他从来没有被问倒过。”抚顺石化人事处的同事们这样来评价刘文玉。

  刘文玉参与过集团公司一系列重要课题的研究。在去年2月完成的《集团公司福利计划基本架构》课题研究中,刘文玉作为课题负责人,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领相关人员充分调研,分析中国石油80多家企业的福利现状,仅调研问卷摞起来就有1人多高。经过8个月反复推敲论证,他提出福利计划总体思路和主要架构的初步意见,形成了总体方案,目前正在推广应用阶段。仅2010年,刘文玉就参与集团公司及兄弟单位政策研究工作20多项。

  刘文玉说:“每一项人事政策或措施的出台,都应当让多数人受益,因为群众利益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有着83年历史的抚顺石化里,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和企业重组分立等改革,牵涉面广,敏感度高,任何一项处理不好都会影响稳定。多年的人事工作中,刘文玉坚持原则,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经他手的一些历史遗留难题基本能顺利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刘文玉参与制定了本企业所有涉及人事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使企业各项改革稳妥推行,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

  了解刘文玉的人知道,在他坚毅冷峻的外表下有一颗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心。言必信,行必果,踏实做事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

  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业务优势,通过“传、帮、带”,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在培养年轻人时,刘文玉在具体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思路和方向,放手让年轻人独立开展工作。遇到问题时,他能及时指导年轻员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刘部长身边工作真的很受益。他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知识。”抚顺石化的年轻人经常这样说。

  “企业发展,一要靠资产,二要靠员工。资产不能赚钱,就要改造或报废;员工不能创造财富,就要培训或调整。两者论其轻重,人是关键。所以,企业人事工作的最高原则,就是实现‘人财物’的最佳配置,充分发掘人的创造潜力。”刘文玉说。

  现在,抚顺石化已成长起一大批精通人事工作的岗位能手。其中,有十几名刘文玉带过的员工现已成为国家部分部委办公室、中国石油以及兄弟单位的业务骨干。

  25年的坚守奉献,让他多次荣获集团公司、省、市多项荣誉称号。但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如今,刘文玉依然意气风发,并将投入到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中。他说:“我会一直负责任地做好每项工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